身边的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寻找身边的榜样,好好向他们学习。
有人曾说: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
01
李萌是一位单位的宣传骨干,公众号的主编,还有单位年会的策划。
李萌在以前是单位办公室的小透明,现在是炙手可热的大主编。
李萌的口头禅是:不会做的工作是精进自己最快的方法。
单位的业务逐渐增多,各种材料报告,总结也越来越多。
这些以前李萌都不会做,可是也没有人会做。
领导把工作交给了她,赶鸭子上架,操练起来。
开始,没有思路,没有主题。
写的稿子没有灵魂,领导说不行。
领导说,工作做了,要有亮点。
李萌以前一直坐在办公室,都是别人的简要论述,她看不到亮点。
下基层,从基层取经验,发现亮点。
文采不行,多看书,多看报。
一篇一篇的磨练,推演,慢慢地有点眉目了。
李萌办公室的灯,是办公区域最后的一盏亮着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工作受到了当地多家媒体的好评。
02
王强是一家洗车行的老板。
王强的家乡在一个四周都是大山的村子里,交通不方便,文化同环境一样闭塞。
王强为了生存,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独自往异乡打拼。
王强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还未满18岁,打工没有人敢用。
可是吃饭需要钱,对于身无分文的王强来说成了天大的难题。
有一位好心的大姐,收留了他,管他吃饭。
王强也不好意思,吃白饭,就跟着她洗车。
在洗车行,摸爬滚打几年后,他自己独立出来,开了一家自己的洗车行。
慢慢地有了积蓄,买了一处又小又破的房子。
王强终于有了自己的落脚点,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
后来,又谈了女朋友,娶妻生子。
夜以继日地为自己的梦想工作。
时间的浸染,他也有了生意头脑。
去外地走亲戚的时候,发现外地的豇豆比本地的便宜,他果断地买了一些,把车装满。
回家的时候,这一车缸豆拉到市场卖了,赚了500元。
从此后,小打小闹的啥生意都去做,反正都是小本生意,慢慢地攒够了钱,买了房子,把乡下的父母接进了城。
王强用努力与汗水,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一直向前看,前面是大路,越走越宽。
03
牛巧云是一家小卖店的店主。
小卖店在小区的门口,开展的业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办不成的。
辅导功课。
能呀,他的儿子,女儿都是985、211高校的在读学生。
也真有人,找上门请他给孩子辅导功课的。
晚饭后,多是乘凉的老年人,以及来取经怎样教育孩子的中年人。
牛巧云,哈哈一声笑,我没本事,孩子在学校都是助学贷款。
我以前,靠着挎篮子卖水果,再到推着架子车在街上,被城管追着,后来真的跑不动了,刚好这家店要转让,就给了我。
生活,就是靠自己去挣的。
虽然我是高中毕业,孩子的作业没有辅导过,也没有上过辅导班,没有钱,我挣的钱只够他们兄妹上学。
家里还有田地,农忙时节还要回家侍弄庄稼,那是庄稼人最后的底线,总得有口吃的。
孩子他爸,去外地打工,被骗了几次,工钱也没有要回来,还贴了路费。
只在附近,打打零工。
孩子们都很孝顺,做完作业,会帮我看店,进货。
学习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别人是管不了的。
04
韩哲被一所军校录取。
他的朋友都说,得益于他有一个好爸爸。
小时候的韩哲,是网吧的常客,有时整夜都在网吧度过。
韩哲的父亲,想尽了各种办法,挽救这个上网成瘾,沉迷游戏的孩子。
无奈。
韩哲的父亲说,练习体育,跑步是最简单易上手的,不需要场地,不需要器械。
从5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3000米、、、、、、、,后来每天3000米,成了常规状态,他的父亲天天陪跑。
韩哲再也没有去过网吧。
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从七年级开始,直到高中毕业,每天的3000米跑步是雷打不动的。
这毅力也是不简单的。
父亲的陪跑,感动了韩哲,走上了正道。
人人都想过上好的生活,有好的工作,天上不会掉馅饼,都是汗水和泪水,一滴一滴浇灌出来的。
吃苦耐劳,越干越有劲,路越走越宽。
生活越来越好。
05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他们都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要能够去发现他们,向他们学习。
塞·约翰逊: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
以身作则,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孩子的榜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