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夏之老三“芒种”来也。75度。
大的疼,小的娇,苦了中间的半拉子腰。
此时适合播种有芒(作物或果实上的刺)的晚谷等作物,也指有芒(小麦,大麦)作物成熟。
“端阳(五月端五)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蔬菜瓜果受熬煎”。
“芒种”对庄稼人家来说和秋收一样,连收带种,时间是紧上加紧,因为季节不饶人,种庄稼得看节气,错过节气,则影响作物的生,长,收,藏,不像蔬菜瓜果,可以反季节操作。
农民兄弟姐妹们太忙,我的时间也不丰裕,拜拜,“芒种”,忙安。
见机抽身,来到夏天之老四,热哥“夏至”。9O度。
此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中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夜间最短,天阳之气达到顶点。
这一天,对于丹道修炼者来说,可是大有玄机呀,不知修士们领悟掌握了吗。我可不想“轻举妄说”呀。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侈,北半球白天逐天缩短,夜间时间逐夜加长,阳衰阴盛,阴阳互换,地阴之气开始上升,此时,万物生长已经达到最旺盛时期。
按中华传统中医《经络与针炙大全》以及丹学家葛洪(抱朴子)中论述,夏至对应午时,印合六阳之首(上丹田,百会穴),冬至对应子时印合六阴之府(中丹田,膻中穴),六阴六阳对应印合聚集地混元之海(下丹田,关元穴)。作为养生,中医,炼气,这是必须要了解的。
夏之老五“小署”悠忽飘然来到,105度。
他热呀,所以就轻飘飘欲仙的到了大家的眼前了。
天气已经很热,但不是最热,“小署不算热,大署正伏天”,“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厄,定主三冬多雨雪”。
老五“小署”飘的快,老六小火弟“大署”飘的更快,他更热呀,无阴纯阳之仙身,非他莫属。120度。
此时是天气最热的节气,一切生命体都会避阳就荫。招架不了。西瓜,汽水,冰淇淋,蒲扇,空调,摇头扇,应有尽有,一应具到,无所不用其凉。
可还是热呀。大署天应注意不要中署热感冒,此时正是修士们采阳炼气的最佳时间,可有一条要谨记,此署时也是最容易“走火入魔”的关卡,如果你不具有“内气”那就大可不必担心,在署天生活里,顺其自然的做个“返璞归真”的人就平安大吉了。
热气生风风已去,转眼秋天到身边。
“立秋”,135度。
进入秋天之前,让我给大家说一下,一个被遗忘的季节。
它为什么被遗忘呢?因为四季没它的名次,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必不可少而且重要的季节——“长夏”。
“长夏”还有一个名号,叫“四季之月”。恐怕大家知道的不多。但它在中医养生以及气功修练层面很重要。
春主肝,为木,为东,为青,夏主心,为火,为南,为红。“长夏”的座翼就排在中间这里。“长夏”主脾,为土,为中,为黄。然后才是,秋主肺,为金,为西,为白。冬主肾,为水,为北,为黑。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间戊已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关于天干地支五形八卦,两仪四象六根九窍,以后有专篇论述,这里略过)
按“长夏”的排位,应是一年五季,每季七十三天。但按四柱分,只有春夏秋冬。
夏天从“大署”突然进入秋天,把“热”也带进来了,所以说“秋老虎”更热。“长夏”在夏秋之间正好能起一个过渡作用,但先人们没给它排位,这个就不好说了。
为什么又叫它“四季”之月呢?应该理解为每个季都有它的领地号位。应用于气功养生上,就要特别注意,怎么样才能对应“五脏,五行,五方”,这个难题,就要靠自己边悟边修边落实了。
让我带大家到秋天凉快凉快吧。
秋,春华秋实,农作物成熟的意思,秋高气爽,月明风轻,天高云淡,水秀花香。
“立秋无雨灾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署若逢天下雨,纵然结果也难留”,“立了秋,挂锄勾,哪里下啦哪里收”。
立秋之后,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秋老虎”即是说,秋天的热还会像老虎一样凶猛,和春天一样,虽然说冬天己经过去,但春寒依然浓郁,“过了清明冷十天”即说,虽然过了清明,但还得冷个十来天,“捂春晾秋”即是这个意思。
“过了八月节(中秋节),夜寒白天热”。
说着说着,“处署”己到,150度。
夏季火热己近尾声,署气就要散了。
(待续十三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