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同是什么意思,相携共进什么意思

宋神宗熙宁年间,福州人陶彖赴任秀州县(浙江境内)县令。携同儿子陶希侃游学。希侃风度翩翩,情趣高雅,言谈幽默,善于吟诗,有周游山水的志向,不慕功名荣利。

一天,途经会稽在山下停船。微风吹拂林梢,淡月漾出水面,希侃难以入眠。起身散步,山中传来悠扬的笛子声。他正要吟诗抒情,一阵香气袭入鼻息。凝神一看,只见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来到近前。

陶希侃惊疑地脱口问一句:“是梦幻,还是鬼怪?“羡慕你高尚的情怀,特意来陪你。”女子说。“姑娘家住哪里?”陶希侃问。“悬崖为门,巨石为墙,青山是我主人,草木是我邻居,我家近在眼前。”少女回答。“独居荒山,孤独寂寞,莫非到这来消遣吗?”希侃说。“不是的。送明月,迎轻风,有什么孤独的?听莺歌,看燕舞,有什么寂寞的?”陶希侃把她拉到身边,脱衣解带和她交欢,她欣然接受。

完事后,少女问希侃:“驾船涉水,劳劳碌碌,不如留在这里,我们永远相守。”“这倒是我的心愿。无奈我父亲是宋朝官吏,我很难抛开这些不顾。”希侃说。“你还不知道吗?青苗法王安石新法之一)实行不通,政途充满荆棘,面对危险,很多人想投身山林,你还想要去做狂风的独木吗?”少女一边叹息一边说。

“这就不对了,依你之见,是让我把光热埋葬山野吗?”希侃说。“看花长安中,不如摘菊东篱下(陶渊明弃官隐居,有诗‘采菊东篱下’句。)难道荒野中无贤人吗?”少女说。“你说的也是。只是君子之人不愿意泯灭声名,默默无闻。”希侃说。“王庭三槐(古代外朝植三棵槐树,三公之位在槐树下,后成为三公代称),不能说不芬芳馥郁,才过几时,已经根枯叶落。就算是一棵将军树,难免刀砍斧劈,还谈什么赫赫声名?”少女面带微笑地说。“倘能留芳百世,也就可以了。至于死后的遭遇不必计较。”希侃说。

“不是的。四老子(即“商山四皓”,秦朝末年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居商山)退隐山林,二饿夫(即伯夷、叔齐,周武王灭商之后,他们不吃周朝粮谷,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采薇而食,死后百年,而商山、首阳的美名,仍与霜中之松、雪中之竹一样,永不磨灭。”少女说。“圣贤之人,又当别论。像我们一般人,怎能虚度此生呢?”希侃反驳说。“拿女子说来,脚走莲花步,身穿梅萼衣,受到深深的宠爱,还有主动请求休弃的。更何况大丈夫呢?如果老天给你机遇,就是国家栋梁;不给你机遇,就是灶中烧柴。姜尚渭水边钓鱼,傅说做筑墙的奴隶,如果没有周王、商王起用,那一条鱼竿、一块墙版,只能朽烂了。”少女有条不紊地陈述。

“真按你说的去做,我就得甘心和那些无所作为的人为伍了。”希侃有些激动。“其实又有什么区别?歌舞繁盛之后,沦为衰草杂树、寒烟暮雨,结果不是一样吗?”“世间追求功名的人许许多多,你为什么偏偏希望我违背潮流呢?”希侃又问。“我不是‘希望’,而是让你觉悟。垂涎富贵,如同望梅止渴;妄想功名,好比画饼充饥。岂知桑榆(旧时指日落的地方,喻人生晚景)的晚景容易到头,草尖的露水容易晒干。风华正茂才几天,干枯老朽的日子就到来了。正在吃喝谈笑,恐怕坟墓已经筑成了。想想这些,你愿意怎么度过人生呢?”少女说。

“人,谁能不死呢?”希侃又问。“死,固然难免,只是要值得。如果早求园中李、晚拔园中葵(李葵喻指渴慕名利),到处去迎合,奔波劳苦,忧愁悲伤,惊疑不安,又有什么价值呢?心中惶惶,没有一刻舒心痛快,纵然庙柏成龙(指为王侯),又有什么用处?更何况又很难达到这么高地步。如果寄情青松,隐身桔下,吃菊花,穿兰草,逍遥自在,和木石通情,和猿鹤同梦。片月浮云,比不上这样悠闲,飞花流水,比不上这样舒适。天地间最大的快乐,这个人都享受了。一时顶一天,一天顶一年,不也可以和长生不老的人谈论岁月了吗?用这个标准评价生死,到底怎样值得呢?”少女说。

希侃高兴地说:“没想到你这一番话使我心里豁然开朗。”“章台(秦国宫殿,在渭水南)灞桥汉代桥梁,在西安东),后继之人稀少,汉宫隋堤,风光不比从前。凡此种种,无非是离愁别恨的寄托。”女子挨近希侃,动情地说着。“是啊,你如此才高貌美,难怪你对人间俗事不屑一顾。”希侃赞叹地说。“今日一别,腰变细,眉变粗,情埋心底,青春虚度。不再希望鸳鸯连理的乐趣了。”

“有兄弟吗?”希侃问。“萁豆相煎的太多了,谁还念手足之情呢?”“既然这么孤单,何不交一个朋友?”“金兰之约哪里去找?负荆之人何处可见?如今的所谓朋友,不是出卖就是排挤。”女子感叹地说。“这样说,要跟任何人断绝往来了?恐怕没这么严重吧?”“恐怕比这严重。朝廷很少胜任的良才,郡县很少施惠政的官吏。赵家(宋朝)的栋梁之材大都被蛀虫掏咬。即将蛀蚀根本,一棵大树岂能独撑?”女子说。

“你的确熟识世故。但是,你现在的处境,是快乐,还是忧愁?”希侃问。“当风凄雨寒、杏褪桃残、山路萧条、愁云十里时,情飘魂荡,不能说不忧愁。等到芳洲晴暖,一簇翠烟,或者送夕阳,挂新月,暮蝉数叫,野鸟一鸣,万缕春光,心旷神怡,又怎能不快乐呢?”乐倒是乐,只是少一个知心人,可怎么办?”希侃开心地笑着说。“我观察了许许多多,没人比得上郎君。所以,不怕瓜田李下的嫌疑,大胆赴桑间(典出《左传》,指男女约会。)之约,实在是眷恋郎君。”女子也笑着说。

“玩味你的话,不觉俗心顿破,只是不知怎么安排自己。”

他挽着女子的手说。“这并不难。潜埋声名,结交松柏。步入云霞,联系丝木。身披杨柳风,脚踏梧桐月。渴饮山泉中,醉卧明星下。梦绕乎青山,弄床头之笛;心飞于兰桂,弹石上之琴。风尘物外,简直可以和桃源争芳了。何必气喘吁吁地追求高官厚禄,束缚手脚,自讨烦恼呢?”

陶希侃见她言词流畅,见闻广博,心想她一定是仙女,更加爱慕她。从船上取来铺盖,铺在松树下,又和女子交欢一次。做爱时,享尽男女情味。女子起身告别,已经是鸡叫三遍了。希侃问她姓名,她说:

不必牵衣问阿娇,深情厚意在长条。

只看山下无人处,夜风吹来舞细腰。

希侃沉溺在情欲之中,没有弄清她的意思就分别了。第二天,陶彖准备开船,希侃不愿意走。夜里,女子来到船上,希侃让她一同前往,她讨厌俗务,不肯同往。苦苦哀求,才答应。

秀州一年多,希侃忽然得病,扎针吃药都不见效。元净法师路过秀州,陶彖请法师疗治。法师用法术,引出那女子,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会稽东,汴山南,古木苍苍。”女子答。“哦,你是柳树。我听说你修得道行,没想到你在这闹鬼。”“和陶君有缘,我要教他长生不老之术,不是害他。”柳妖说。

法师说不服她,便用法术惩治她,她哭号着离开。回头对希侃说:“我们长时生活在一起,不忍心这么分手,喝一杯离别酒吧!”两人斟满一杯,一饮而尽。作诗一首:

当年相见在良时,今生有缘为君妻。

今日临别一杯酒,相隔千里也相思。

于是离去,希侃病也好了。这才知道她是个柳妖。她所谈论,都是花木的事,但鞭辟入里。希侃被她的话感悟,改名陶希靖,不追求官场功名,回家闲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