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是什么!

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是什么!

言及茶道精神,都是要提日本千利休的四字偈“和、敬、清、寂”的,为什么我们的茶圣鸿渐先生没有留下明确的口号或标语呢?

大概有人觉得茶圣一定把茶道精神的密码藏在了《茶经》,所以苦苦寻找,觅出“精行俭德”四个字来、那还有人觉得这四个字也不足以表达中国茶道精神,开始了自己的编造。

日本的茶师,禅者,美学家都专门有论茶道精神的文章,且连篇累牍、喋喋不休,玄之又玄;而我们从茶圣到皇帝到文人,留下的是就茶论茶的经验和知识,很少形而上,遑论及道。

茶在中国兴起,一方面因为中国本就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了它独特的功能;另一方面中国的禅师对茶饮普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饮茶有提神醒脑的效果,禅僧为防止参禅打坐的困顿,饮茶蔚然成风。

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是什么!

陆羽雕像

茶圣陆羽是在佛寺长大的,在佛寺里他接触到了茶,迷恋上了茶,长大后即不要当和尚,也不向往世间的家庭生活,一门心思钻进一种神奇树叶的世界,做研究,做实验,为此叶立名,为此叶作传,却并不谈佛论道,甚至要“授孔圣之文”投奔儒家门户。由此能见,中国茶道精神从根上没往形而上去发展,虽然起兴于禅门,集大成于一个佛门培育的孤儿,却依旧落脚人间大地,注重利生养生的实用功能。

陆羽之后,饮茶在中国风行,再之后中国人就离不开茶了,但依旧不谈玄,依旧继承陆羽精神,只是探究茶性,不断改进种茶,制茶,喝茶的方法。

这大概是浸润儒家思想的中国人一贯作风

,儒家核心讲人道本位,既然生而为人就要做好人的本位,怎样才能过好每个人的一生呢,要懂得尽心知性,知性则知天,真正通晓人心就能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了人性也就通达了天,天代表着道,这就是尽性而知天命,这是儒家了解人与万事万物的方法论,所以套用这个公式对物的了解就是通达物性,要懂茶就得识茶性,尽茶性则通茶道,所以我们花功夫研究茶,了解茶性,自然会种好茶,制好茶,泡好茶,喝好茶,而会种,会制,会泡,会喝,道在其中也。

从另一方面讲,陆羽认为茶是高洁的灵草,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饮用,无形之中和儒家的道德修养挂钩了,这也把茶从一种饮品拔高到德行教化的工具,还是很浓重的儒家色彩。

日本的茶饮兴起是来中国学习的禅僧返回后推广的,它的茶道精神也是建立在禅宗思想上的,所以茶在日本的发展无不受禅的影响,中国禅师关于说茶的只言片语他们都如视珍宝,诸如赵州从谂的“喫茶去”,圆悟克勤的“禅茶一味”。

中国茶道精神就在世俗的饮茶之中,修身养德。日本人却要在禅光普照中走出自己的路,这是因为早期的日本茶师本就是禅师的原因吧,另一方面也是这个民族保持独立精神的文化觉醒。最早把茶带到日本是和尚空海,真正把茶树种植在日本国土推广开来的荣西禅师,荣西借助五行理论和佛教思想书写更多的是茶的强大养生功用——醒脑延寿,从实用角度宣传茶,由此让日本饮茶之风渐盛,至此日本人对待茶的态度和中国人很像。之后日本历史上出了一位中国人熟悉的禅师一休,聪明的一休有个徒弟叫村田珠光,开始把喝茶与修禅结合起来,把喝茶玩茶上升到道的高度,创立日本茶道,从此日本的历代茶人,几乎都参禅,所谓禅茶一味,茶道被认为是“在家禅”的一种。珠光的徒弟武野绍鸥在禅茶的基础上又融入一些日本本土文化,使得茶道精神更日本化,但依旧特别尊崇中国的茶器,以中国器物为最高的美。武野绍鸥的徒弟是赫赫有名的千利休,千利休则是要打倒权威,打破名物束缚的,这也让茶道走进了寻常人家。

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日本茶道精神四个字是什么!

千利休

不管日本的茶道形式如何演变,它的精神是要从茶中寻出个禅来,或者要从禅法里悟出茶的本真,恪守茶道仪轨,领悟人生真谛。茶道精神的内核始终是禅道精神,而禅法,不仅指导着日本的茶道,还有剑道,花道,建筑审美等等,功劳非常大。不过我们也得提醒,一旦流于形式,着于外相,禅里寻禅,茶中找茶,岂不是头上安头,骑驴找驴?而中国人的知茶,识茶,了解茶的本性,游于艺,志于道,不拘心刻意通过喝茶去参禅,岂不本就是禅。因为参禅就是回归本元,回归本来面目,看山还是山。所以千利休也说过,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禅宗发源于中国,也是中国禅师发扬光大了茶饮,但早期中国禅师饮茶就是为了提神醒脑,这就是禅师识了茶性对茶的运用。之后禅法生活化,禅师会借由喝茶的契机指引弟子的修行,但也会通过其他任何事物,比如饼子,指头、花香,棒打,呵斥,水声等等,一切外缘都是禅师应机说法的工具,不唯茶饮,所谓“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这也是中国禅师没有特意强调以茶修禅的原因。

最后,如果要总结一下中国人传统的茶道精神,可以说它的根基是儒家精神,也有佛家、道家的浸润;日本的茶道精神根基是禅宗法门,从珠光,绍鸥,千利休到近代的冈仓天心,柳宗悦,他们都是一脉相承以禅为茶道的终极指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