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是做了一名军人应该做的……”几天前,在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一次物资点验中,面对被翻出的感谢信,战士杨功亚云淡风轻地说。

今年6月的一天夜里,杨功亚在休假回家途中,发现一片还未收割的麦田地里浓烟滚滚。伴随着夏夜的晚风,火势愈加猛烈,火苗直奔紧邻麦田地的农户家门口。紧急关头,杨功亚一边拨打119报警电话,一边疏散附近村民、挪移车辆、清出麦田隔离带,冲在最前面带领大家有序救火。消防车到达时,火势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事后,村支书多方打听,才知道那个义无反顾冲向火海的人,叫杨功亚。

随着感谢信的公开,杨功亚得到了战友们的广泛赞誉。事实上,这次挺身而出对他来说并不是值得炫耀的“功绩”,见义勇为的精神早已融入血脉之中。

2012年8月4日,受台风“达维”登陆影响,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击了整个岫岩城乡,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灾害。全县通信中断,道路损毁严重,一时之间,岫岩山城成了一座“孤岛”。那时还是一名上等兵的杨功亚随队赴灾区执行抗洪抢险任务,这也是他第一次走上抢险救灾一线。身材瘦削的他从不偷懒、钻空子,体型健壮的战友一次能扛两个沙袋,他就加快步伐,多跑两趟;有战友体力不支,他也主动上前分担;集中休息时,看到“党员先锋队”依然在忙碌,他就默默跟在后面……就这样,队伍里原本并不起眼的杨功亚成了战友口中不知疲惫的“小陀螺”,一步一个脚印地“扛”成了“排头兵”。

“如果说听党话、跟党走是党员同志需要终身践行的信仰,那么昼夜不停的‘党员先锋队’是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忠诚的誓言;如果说日复一日的枕戈待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那么村民们那一声声‘谢谢子弟兵’更令我明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回想起十年前的情景,杨功亚感慨地说。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是杨功亚的座右铭。在连队编缺人少的情况下,他时常一人分饰多角,文书、枪械员、侦测员……各种岗位轮着干、连轴转。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也正因如此,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大拇哥”。

2017年,调整改革中,完善战备建设、加快战斗力生成成为首要任务。杨功亚深知所属营队任务繁重、人手不足,便主动请缨,随着任务专班上高山、下海岛,走戈壁、踏荒原,成为为营队“开疆拓土”的骨干。几年间,营里的多个独立驻防点位都留下了他不畏艰苦、躬身力行的身影。有人问他:“你不累吗?”他回答道:“累,但是能为集体作贡献,我感到骄傲且满足。”

正如雷锋同志所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杨功亚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着“螺丝钉”精神,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初心如磐、笃行不怠,在壮阔强军征途中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微光”。
来源:向雷锋学习
作者:王玉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