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入党思想汇报2022最新版,幼儿教师入党思想汇报2022最新版!

郭俊英,安香中心教师,从教24年,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凭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用简单而平凡的行动证明自己踏入工作岗位的初心。在工作中她用辛劳和成绩去捍卫自己在党旗下庄严的承诺,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家长的肯定,孩子的喜爱。

不忘初心,跟党走

作为一名老党员,郭俊英老师时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持学习,力求进步,每天学习“学习强国”已成为一种习惯,在全县教育系统6000多名教师排名中,一直稳居前列。积极参加党内学习活动,认真做好党员笔记,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和党的要求保持一致,处处起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她时刻提醒自己教育的初心是一切为了孩子,使命是为了孩子的一切。自觉主动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并把学习的的先进理论运用于教学实际,立足教学岗位,做“四有”教师。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郭俊英老师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的思想,用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正直坦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所有的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

郭老师所教过的一个赵同学,因为他的父母去世,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郭老师知道后,给予这位同学母爱般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他买一些书本、文具,生活上,经常送给他一些零食和衣物;班上的杜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亲病重在床,全家重担都压在母亲一人肩上,还要供养兄弟三人读书,经济条件十分拮据,郭老师多次去家里看望她父亲,还给她带去一些笔和本,鼓励她努力学习;几年前有个学生得了重病,郭老师知道后主动给她捐了100元。这样的例子在郭俊英老师的身上还有很多,郭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她对学生无私的爱深深地吸引着她的学生,打动着一个个对子女疏于管教的家长。她把学生视为子女,把班级视为自己的家,把学生家长视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用她的实际行动得到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与时俱进,默默耕耘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郭俊英老师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要为教师们起好示范和带头作用。她认真严谨,谦虚谨慎,在教学上认真负责,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学方法上有自己的特色,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工作中尽职尽责,肯下苦功夫,经常加班加点给学生看作业,学生因为“亲其师,信其道”而学习起来更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郭老师的努力也换来了可喜的回报:2000年送的第一届毕业班,全中心考了11个重点,郭老师班就考了6个;历年来每学期她所任教的班级在全中心期末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多次在中心进行公开课教学;6次参加县级评优课和素质赛均获一等奖,2002年获石家庄市语文评优课二等奖;2002年被评为行唐县优秀教师,青年拔尖人才;2006被县政府记三等功 ;8次获县政府嘉奖;所写论文多次获县、市级奖。

率先垂范,彰显党性

在2020和2021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响应教育局号召,积极参加小区志愿者服务,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起到党员带头作用。

21年年初,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石家庄疫情卷土重来。郭老师在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她顾不上照顾孩子,更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在小区张贴宣传通知,入户登记疫情防控人员信息排查表,并负责在电脑上录入信息,在小区门口值班测温,协助医护人员圆满完成了三次核酸检测。

在入户登记信息时,有的居民怕是骗子上门行骗,迟迟不给开门,郭俊英老师亮出党员身份以党性作担保,保证邻居的安全,实在不开的就隔着门喊话,登记信息。摸排中发现4号楼的赵大爷,家中只有老两口,老俩没有智能手机,不能在微信群里下单买菜,小区又不让出门,愁坏了两位老人,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她赶紧在群里联系卖家,帮老人解决困难。直到今天,她一直还在主动帮助两位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她的事迹受到领导表扬,其抗疫事迹被行唐县妇联和石家庄教育发布报道,还被选为安香乡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郭老师就把做一个学生敬重的好教师当做自己的崇高目标。寒来暑往,郭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了二十四载,她把全部身心投向了三尺讲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无数农家的孩子,每个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她的辛劳和汗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是郭俊英老师最爱的诗句,她本人也正如米粒般微小的苔花一样,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沃土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