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痕迹美句,历史痕迹美句摘抄!

■吕洪涛 恽旭雯 图文报道

在新闸冶金新村小区,有一座高30米的水塔,很多人喜欢称其为新闸老水塔。这座老水塔修建于1987年,2004年被停止使用。几十年过去,这座老水塔仍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印痕。

历史痕迹美句,历史痕迹美句摘抄!

高30米的新闸老水塔

修建水塔,解决数千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在新闸,冶金新村老水塔特别有名。附近的居民都知道水塔是由原常州冶金机械厂修建,但说到它的历史,人们大多摇摇头。即使是原常州冶金机械厂的员工和负责人也知之甚少。

最终,负责人找到了当时管理水塔的工作人员、今年58岁的张荣伟,才慢慢揭开了这座老水塔的前世今生。

张荣伟是1984年进入原常州冶金机械厂工作的,主要负责厂里的动力运行事务,其中就包括水塔的管理工作。

“这座水塔有30米高,用混凝土造的,有35年历史了。”张荣伟回忆,当时,厂里修建这座水塔,是为了解决职工和家属的生活用水难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常州冶金机械厂里员工加上家属有约五千人。由于当时这里尚未通上自来水,大家的生活用水全部是地下水。这些地下水被输送到员工家里,就需要水塔发挥作用了。

历史痕迹美句,历史痕迹美句摘抄!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冶金机械厂生产区概貌。

历史痕迹美句,历史痕迹美句摘抄!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冶金机械厂职工生活区概貌。

除了现在的老水塔,这里还曾有另外两座水塔和六口深水井

据张荣伟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厂里就打了五口深水井,并修建了两个20米高的水塔。这两座水塔既可以为企业输送工业用水,也可以为职工输送生活用水。2006年左右,这两个水塔全部拆除。

“上世纪八十年代,厂里为员工盖起了六层楼。楼层高了,原来的水塔压力不够,顶楼的人经常用不上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厂里又修建了新水塔,就是现在大家还能看到的这座。”

张荣伟回忆,为了解决六层居民楼职工的用水问题,除了修建水塔,厂里还打了一口120米深的深水井。2004年,原常州冶金机械厂和员工住宅区都通上了自来水,三个水塔和六口深水井停止使用。

张荣伟带着记者前往水塔和水井屋参观。水塔和水井紧靠着,管理人员当时的工作地点在水井屋。水井屋内,深水井被盖子掩盖得严严实实,隔壁的大型水泵已锈迹斑斑。

“现在,6个水塔中,5个已经被填埋,只保留水塔旁的这一个水井,成了地下水的观测点,发挥新作用。”张荣伟说。

老水塔背后是独立自主的励志故事

“水塔见证了我们厂的发展历程,它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痕迹。”张荣伟翻着《常州冶金机械厂志》介绍,原常州冶金机械厂建于1960年,是原冶金工业部直属机械厂。最初,厂名为常州冶金机电修造厂,1980年改名常州冶金机械厂。该厂的主要任务是为全国冶金矿山和钢铁企业提供各种备品配件以及其他非标准装备。

据介绍,原常州冶金机械厂的兴建经过了一段迂回曲折的过程。1960年,由于某些国家撕毁合同,停止各种备品配件的供应,全国冶金系统的2500余辆进口大型载重汽车中的50%,因缺少备件而被迫停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原冶金工业部提出“自力更生”,我们自己来解决备品配件生产问题。

此前,原冶金工业部设备司只有沈阳、衡阳、西安、邢台四个机修厂,但部分厂尚未形成生产能力。为了尽快形成生产进口矿用汽车备件的能力,原冶金工业部决定建造常州冶金机械厂。

资料记载,方案确定后,常州市决定将常州机器厂的职工和设备分出一半,同时,常州电机厂、常州电线厂、常州水泥厂三个小厂并入,另外抽调了十多个单位的人员作为组建常州冶金机械厂的基本力量。

据介绍,当时选厂址也有讲究。原冶金工业部考虑到江南土地肥沃,以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市郊农田为原则,与常州市委反复商讨,经过三次修改后,最终选定新闸建造工厂。

历史痕迹美句,历史痕迹美句摘抄!

原常州冶金机械厂在1961年生产的第一台汽车

老水塔见证老厂在转型路上焕发新活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原常州冶金机械厂的高光时刻。厂里员工数千人,拥有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的高级技工,其生产的“龙城牌”冶金专用刀片、锻钢冷轧辊、工矿曲轴、重型汽车配件等产品,在国内市场颇具竞争力,并多次获得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

今年78岁的王海鹰是原常州冶金机械厂的一名老员工,后来还做过分厂的厂长。在这里工作了30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段时间,当时厂里生产了很多知名产品。

“那时候,我们大力开发新产品,生产的汽车备件用于从美国、法国等国家进口的各种重型汽车,为国家节约了上千万美元的外汇。”王海鹰回忆,当时厂里还生产出8V-130型汽车柴油发动机总成产品,成为当时厂里举足轻重的优势产品。

“当时,虽然厂里陆续生产了很多新产品,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重工业产品开始走下坡路。于是,我们的产品就开始向轻工业上转移,并曾参与了金狮自行车零部件的生产。”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常州冶金机械厂在困境中前进,并于1994年改制成立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宝武全资子公司。目前,公司集冶金轧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和修复再生于一体,致力于成为轧辊及高端辊轴类制造技术引领者与智慧服务商。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们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锻钢冷轧辊专业制造基地,年设计产能3.5万吨,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健介绍,

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成功推动公司由制造型向服务型企业转变。

“目前,新商业模式服务6家客户、20条产线、钢产量1200万吨,年服务性销售收入超亿元。转型,让我们公司焕发出新的活力!”刘健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