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两建是什么结束的,三打二建是什么!

昨日立冬,我的生日。刚从科融大厦赶回江北接娃,忙忙碌碌的一天继续。

三打两建是什么结束的,三打二建是什么!

我老家在大别山深处英山县的遥远山村。爷爷对我的疼爱就是对我“放手”,养成了我“胆大妄为”的性格,小时候也是大队里的“混世魔王”。父亲对我的疼爱就是教我“守规矩”,学前则是在白纸上教我认字。这也养成了我的双重性格,有人约束我就是“好孩子”,没有人约束我就是“小霸王”。

上次我儿子还问他奶奶,爸爸小时候打不打架,爸爸小时候有没有小朋友跟他玩?他奶奶告诉他说,你爸爸小时候喜欢打架但不欺负小朋友而是保护他们,你爸爸擅长做各种玩具尤其是武器,一群小朋友跟着他玩。我也跟我孩子说,你爸爸真不需要求着别人跟他玩,我能做各种武器例如弓箭、刀剑、火柴枪,比我大一点的小男孩都愿意跟着我。不过,你爸爸拼积木真不如你,我们那时没见过积木。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代。我们上小学,需要徒步六里地去学校,都没有家里人接送,这也造就了我们一开始就有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孩子们上学如果距离学校远而且没有哥哥姐姐陪同,那就只能七岁甚至八岁上学。再加上当时允许留级,这就导致班上的同学相差四五岁的都有。

记得我的一位班长对我说,小学一二年级时,我的成绩不是特别好。 三年级以后我的成绩跟上来,他再也追不上了。我也感叹说,看来我属于“慢热”型,也许我不是最早“起步”的,但我可以通过“耐力”坚持到最后。记得读初中时也是如此,许多小学的毕业生利用暑假学习了一两个月英语,他们真的比我们这些初一才接触英语的要强一些。但期中考试后,我们就追上来了,期末考试就反超了。我对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提法一直没兴趣,因为我知道“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家里没有什么玩具或娱乐,这也让我喜欢上读书。即使是读小学时,去亲戚家小住几天例如去我大姑奶奶家,我也是翻遍她们家的书,初中物理书、化学书都可以被我当成故事书看。我们所经历的世界很小,但我们通过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小学一年级语文读到“大兴安岭雪花飘舞,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鲜花盛开”,现在想来原来是读书让我们能把眼光投向全国。

小学时我的目标就是做小学老师,能够不像父母一样在家种田。初中我的目标就是做个初中老师,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兼宿舍,每年还可以分猪肉带回家。上高中时,我的目标不再是成为谁,而是考上大学。老师给我们描绘了大学的美好,告诉我们这是以后穿皮鞋还是布鞋、去城市还是回农村的路径选择。老家的人走出大山只有3条路,最好的是读书,其次是当兵,最后是打工。即使是当兵或者打工,不读书也不行。

去华师读书来到武汉,我第一次见到比我们县城更大的城市,甚至见到比我们县城还大的校园。我们终于可以把校园当成公园逛了,我们终于可以效仿钱钟书“横扫大学图书馆”了,我们终于见到了中学老师多次向我们描绘的大学生活。既然学校实行“自由选课”制,我当然要尽量选修本学院的课程,还去文学院、政法学院选课。

一些人这些年才知道“网红”教授戴建业如何讲唐诗,我们可是早了20年就听他现场授课。我更喜欢沈志安等老师的狂放,他的近现代文化史课程从来不点名,允许任何人旁听,他的课堂总是爆满。这才是牛人,傲杀多少沦落到需要课堂点名才能保证听课率的老师。

毕业后我第一份工作是黄冈中学做历史老师,如何保证知识性与趣味性,那是我关注的。在那里我见到了老师中新的牛人,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任何人听了我的课必然喜欢历史。为了保证任何学生问的问题我都能当成做出解答,我也是很认真的。戴军老师说,你来之前最喜欢读书的是解荣正老师,你来之后最喜欢读书的就是你。我本可以成为一位知名教师,却阴差阳错2008年跨行做了律师。

刚开始做律师,我能凭借的就是早年引以为傲的文才、口才。我之所以去卓凡律师事务所,其实是无意之举,那就是我去图书城看书,发现旁边有一家律师事务所,于是我就去自荐,偶遇王水文律师。王律师也是教师出身,我们相谈甚欢,两天后参加了律师事务所的面试,顺利成为卓凡律师事务所的新成员。

我在卓凡律师事务所最初8年,正好赶上了她的高光时刻。2008年我入职时,卓凡律师事务所还没拿到惠州市规范化管理所。2016年我逐渐成长起来,卓凡律师事务所已经是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我喜欢读书,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分享我的心得,喜欢向他人学习,在卓凡律师事务所终于如鱼得水。

跨专业从内地来沿海地区执业的律师,我没有任何人脉资源,也没有任何同学关系。卓凡律师事务所给了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那就是利用我丰富的授课经验参加各种讲座,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厂,无论是政府还是教育,我都可以接受“命题作文”。此外,我发现自己的文笔终于可以助我一臂之力,那就是成为优秀的文案律师。如何律师只要把案件交给我,我很快可以完成各种法律文书,还整理出各种法律意见、参考案例

在我做律师的第一个“四年”,我终于完成了从辞职“下海”的老师,到专业化律师的关键一步。做了几年的文案律师,帮许多律师“打下手”办案,我终于在2011年熬过“生存期”,2012年走上了刑事专业化道路。“三打两建”给我带来大量案源,还因为打击“保护伞”让许多原来“找领导”的客户转而“找律师”。

正是有了2012年办理了一批不批捕、二审改判、改变罪名轻判的案件,让我有底气2013年倡议成立卓凡刑事部,这也是惠州第一家刑事部。卓凡刑事部的成立,不仅开启了我的刑事辩护专业化团队化初步,还铸就了我与老拍档王永平的“惠州两平”刑事品牌。昨晚举行第十届惠州记者律师节,也是见证“两平”走过那些共同成长9年。

在我做律师的第二个“四年”,我开始从“惠州刑辩律师”到“广东刑辩律师”的转进。从2013年到2016年,牵头成立卓凡刑事部、参与成立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组建刑事辩护团队、拿到全省青年律师演讲总评审一等奖、成为广东省律师学院新晋讲师、倡议成立惠州律师协会首届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在这个“四年”里,我只缺死刑改判与无罪判决案例。

北京吕良彪律师与广州王思鲁律师成了我新的贵人,既然我舍不得离开小城惠州,那么我就应该成为挂在惠州的全国律师。即使我有不少成功案例,但只要我不能保证每年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办案,那么我也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此时我开始给自己规划了下一个“四年”目标,那就是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

第三个“四年”,开局就很不错。2017年我拿到了死刑改判案例,2018年我拿到了无罪判决案例,后来又增添了新的无罪判决案例。当然,我最嘚瑟的聚众斗殴案件的正当防卫辩护竟然被法院支持,还有16.9亿元诈骗案件最终改变罪名为非法经营判了1年多。

2018年我曾撰文说“不慕虚名”,那是因为我已经有了不少虚名,此时可以活得自在些。此前我也没有底气谈“不慕虚名”的,那时我需要通过各种虚名来证明自己,唯恐自己的虚名不为众人所知。

王思鲁律师曾说,国内一流刑事辩护律师必须跨过“三道门槛”,即拿到二审改判案例、死罪免杀案例、无罪判决案例。我终于拿到了,这才有勇气在2019年出版了自传体非虚构写作《三十而律》。我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辩护风格,那就是从犯罪构成要件入手全面质证逐一拆解的“技术辩护”模式。

2020年我在惠州本地的案件已经不足四分之一,我开始怀疑自己还属不属于惠州律师。这几年疫情频发,我去外地办案竟然需要一半“好运气”。去年终于有了另一次“小丰收”,今年却只有一半的时间能办案,疫情影响力太大了。大家都不容易,我们更需要做好每件事。

今日立冬,一家人小聚,怀念过去四十余年。

(2022年11月7日夜于惠州江北)

三打两建是什么结束的,三打二建是什么!

余安平律师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惠州市律协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惠州市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咨询专家库专家、广东律师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律师学院导师、广东作家协会会员、惠集读书社顾问、惠州市仲恺作家协会法律顾问。出版有《三十而律》《烟雨三国》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