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母亲

六十四年前,花季的母亲背着自己缝制的花布包,脚穿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跟随父亲的战友走出湘西大山,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奔向远在江西戎装的父亲。

从此,母亲便开启了一生的期盼、一生的等待。

从大哥的呱呱落地到小弟的降生,柔弱而坚强的母亲独自承担着一切,尽管每次都期盼着父亲的归来。

我们四兄妹都是在祖母的手中平安降落后,然后一纸电文告之父亲一一“母子平安”。

母亲默默承担着一切,努力着不让生活的艰辛去影响父亲。等待中有泪水有欢笑,更有对儿女们的期盼……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从1971年到1980年,尽管其中父亲经历了脱下戎装,奔赴铁路新线建设的战场。然十年间,父亲早出晚归,母亲内外操持,日子虽然平淡,但总能见到父母一起的背影,一家人没有分离、没有等待……

父母一生恩爱,从未在儿女面前红过脸……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随着枝柳铁路的竣工,父亲又要奔赴新的战场。因祖母年岁已高,故土难离,父母亲决定:父亲独自前往安徽,母亲留守。

这期间,二哥在河南部队参军,大哥、小弟和我也因工作而远离了母亲。

从此,母亲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等待和期盼……

为打理好家庭,安心照顾好祖母,母亲毅然离开了喜欢的工作岗位,没有儿女膝下承欢,这份等待更增添了孤独、清冷……

无论我们谁回家探亲,母亲都欢天喜地,笑靥如花。离别时,常常望着隆隆远去的列车,泪水伴着长夜,一坐到天明!但家书中总是告之:我很好,你们安心!

从此,长长地闪着银光的铁路成了母亲心中的牵绊,它能带来父亲的慰籍,带来儿女的欢笑。也能带走父亲背影,带走儿女的挂牵!

从此,思念如蚕丝般千缠万绕,牵挂如铁轨样无限延伸……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思念中等待,在等待中挂牵,母亲终于盼来了二哥退伍承欢膝下,盼来了父亲的退休回归,从此安度晚年,尽享天伦。

然而所有的不幸不会因你坚强而远离,不会因你善良而清零。退休回归不到半年的父亲因祖母的离逝,过度伤心、劳累中风了,导致失语、失能。

我那勤劳而善良的母亲、我苦命的亲娘啊……幸福还在眉心,欢笑还在嘴角,却硬生生地用身心接住了这骤然降临的苦难……

母亲陪伴病中的父亲十年,在父亲宽厚慈祥的笑声中,在母亲时时的嗔怪声中,我读懂了父亲和母亲的恩爱。无论贫穷还是病痛,在一起就是幸福。

病中的父亲始终干净整洁,一直保持着军人作风。在十年的陪伴中,母亲每一天都全身心投入,毫无怨言,父亲的几任主治医生都对母亲赞赏有加。

在母亲的精心陪伴中,病中的父亲安然度过了十年,1996年春节后的一天,父亲含笑仙逝,永远长眠在家乡的大地上。

母亲老了,虽然有二哥一家在身边陪伴,但远在千里之外的三个儿女,仍然是母亲最纠心的挂牵……

期间,我和大哥、小弟也会偶尔接母亲出来小住些时日,但终究乡土难离,住不到一年半载的,母亲便会絮叨着让大哥、小弟将其送回。

来来往往,冬去春来,不经意已慢慢习惯了等待,最习惯的动作就是常常守在电话旁,等着电话铃声响。

慢慢地有了电脑,70多岁的母亲学会了上网,常常在QQ上和儿女们聊天。甚至后来,年近八旬的母亲已经可以用微信和儿女们熟练的视频了。

先进的网络,拉近了母亲和儿女们之间的距离,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玲儿,我有福啊,我连你爸的福也一起享啦。

每每视频结束时,母亲就会若有所思地叹一口气:唉,爸爸要在就好了,要是你们都在身边就好了。

母亲的八十大寿,我们四兄妹准备好好的给母亲庆贺一下。几十年来,我们四兄妹四个地方,很难聚集在一起。所以,早早就开始商议,一定要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地给母亲庆贺一下。

还没来得及庆贺,一张铁道上洒落钥匙、手绢的图片,让我们四兄妹提前聚集在一起,来不及伤心,来不及流泪,骤然而至的悲痛让我们失去了言语。

大哥的一声:妈,你不要我们啦,我们成孤儿啦……

四兄妹长跪不起……

朦胧中:

寒风中的母亲沿着铁道、沿着爱人和孩子们远去的方向稳步向前……

列车耀眼的车灯彷佛天上的太阳。阳光下,花季的母亲背着自己缝制的花布包,脚穿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坚定地走向一身戎装的父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