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难忘赵薇在线试听,往事难忘赵薇歌曲!

作者:刘永德

护送伤、病员

我护送伤,病员转院回国大约有6~7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护送伤员回国的情景。那是和大李(李智斌)护送老挝人民军的一个排长,名字叫什么x通的,这位排长是在前线作战负伤后,经过多次辗转,最后是从孟赛老挝人民军医院转到我们医院。子弹从腹部的一侧打进,从另一侧出来,典型的贯通伤,因未能及时治疗,转到我院已感染成了腹膜炎。在我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并没有好转,最后院领导决定,后送到国内治疗条件和医疗设备更好一些的勐腊一三九医院。

大李是我们医院唯一的男护士,空军护校毕业,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大李和我接到护送任务后,简单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当时汽车连派了一辆解放牌卡车运送伤员,为了减少颠簸,还特意在卡车上装填了半车箱沙土防震,以减少伤员的痛苦。我们将担架上的伤员放在车上后,我和大李坐在伤员的两边守护着。回国的路上倒也顺利,因不敢开太快,汽车平时要开两个多小时的路,开了4个多小时才到勐腊一三九医院,在医院住院部办完交接手续后,护送任务就算完成了。

随后我们就住进了第十五师在勐腊的转运站,等待回程的车。下午没什么事可做,我就和大李一起逛街,那时候的勐腊,说是一个县城,其实非常小,总共就那么一条主要街道,从这头走到那头用不了半小时。而且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内地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买,更别说在这个边境小城了。

在转运站时,心想这里的条件总应该比国外强吧,其实不然,晚上睡觉仍然要睡在油毛毡顶的竹篱笆棚里。这是因为云南是个地震多发的省,到现在也是这样,勐腊地区那时也经常发生二三级的地震,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旁边的两层楼房却住不进去。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们在转运站找到了两辆汽车连的回程卡车。大李坐上第一辆车,而我坐了第二辆车,至今我都还记得驾驶员姓景,我就叫他小景。很快我们就出发了,出境后我们的车开得很快,我还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按这个速度两个多小时就能回到医院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汽车翻过几座山后,我坐的车就出问题了,最要命的还是刹车出了问题。那时的解放牌大卡车都是气刹,就是用压缩空气来制动,我们马上停下来查看,原来是刹车气管破裂了。

这可怎么办?这里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小景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块破胶皮和一截铁丝,用钳子简单地捆绑了一下后我们又出发了,这时前面的车早已不见了踪影。走着走着气压管又开始漏气了,我们只好又停车下去加固一下,如此反复几次,就这样勉强开着。仪表盘上的气压表只能维持在正常气压的0.5mp,上坡还没什么问题,下坡就麻烦大了,小景脚点了两下刹车,气压几乎就掉到了0,有时小景不得不用手刹,那实际上就是刹车传动轴,车子刹得一震一震的。每次下一个长陡坡时,我的手就紧紧抓住门把手,随时准备跳车。我真担心车子在这荒郊野外的抛锚了怎么办?但我看这小景司机一点也不慌乱,信心满满的,似乎这车他一定能开回去。幸亏这是在老挝,来往的车辆屈指可数,就这样,我们开着这辆带病的车,一路上提心吊胆的向孟赛开去。当远处终于出现了去医院的叉路口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还有一次,是我一人护送病号回国。因为是本院自己的车,到了勐腊一三九医院办完病人交接手续,我的任务就到此结束了,但我还要陪王司务长(王富云)及小王(王祥安)司机,一起完成探望病人和为医院买水果的任务。

我们先驱车前往小勐养附近的八零医院,去看望在此住院的王仲敏司药。到八零医院后,我们几番打听很快就找到了王司药,王司药见到我们非常高兴,毕竟是娘家来人来看望她,而且我们还是受医院领导之托。此时王司药已吃过午饭,我见她隔壁床的病友不在,但床头桌上却放着一碗米饭和一大盘青椒炒肉片。我们刚刚交谈了没几句话,只见一个精瘦的小姑娘跑了进来。王司药忙给我们介绍,说这是她的病友,本院的一个小卫生员。只见她朝我们点点头,转身就看到了留给她的午餐,只听她嘴里嘟嘟囔囔的一口云南话:“我又不是牛,给我吃这么多!”我听后一直憋着想笑。我看到王司务长的表情也和我一样,我们都背过身来装着没看见,隐隐地有一份默契,就是谁也不要笑出声来。

离开医院后我们就直奔景洪。一路上风景秀丽,路两边时不时的冒出一两个傣族寨子。只见环绕村寨的凤尾竹,犹如少女般的身姿婀娜摇曳,村寨里炊烟袅袅升起,好一幅田园风光。

眼看快要到景洪了,就在离景洪还有几公里的路上,忽见远处一个年轻姑娘站在公路中间,伸出双手拼命挥动着,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们的车子都开到跟前了,她纹丝不动,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我们只好停了下来,车还未停稳,只见路边的大树背阴处,一下又涌出来十几个女青年。王司务长很恼火,说我们这是军车正在执行任务。看来拦车的姑娘是个领头的,一口一个解放军同志,说她们是附近农场的知青,天气太热走不动了想搭车返回住地,而且还有一个人身体不舒服。如果是搭去景洪方向的顺风车,那也就算了,可她们去的是反方向也就是我们来的方向,而且有六七公里远,这可怎么办?可是这样僵持着也不是办法,我和小王司机一起盯着王司务长,叫他拿主意。最后还是王司务长心软了,自己安慰自己说,送她们一趟算了,就算我们为军民团结做件好事吧。那些女知青一听说我们答应送她们回去,高兴的立刻爬上车子,生怕我们反悔。就这样我们只好调头往回开了六七公里,也不知是到了个什么地方,把她们放下,她们左一个谢谢右一个谢谢,我们赶紧又重新开往景洪。

景洪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那时还是个县城,现在已升至县级市。县城不大,但街道两边干净整洁。我们直奔自治州招待所,因为路上的耽搁,到招待所时早已过了饭点,我们三人此刻已是饥肠辘辘,赶紧先找食堂解决吃饭问题。还不错,食堂管理员一看我们是军人,马上叫来已下班的大师傅,重新点火开灶,给我们炒了几样菜,主食不仅有米饭还有几个早上剩的冷馒头。这下可把王司务长和司机小王高兴坏了,抓起馒头就啃,我们狼吞虎咽地把桌上的东西一扫而光,当时大概是饿坏了,到现在我都想不起来吃的是什么菜。

吃完饭,我们就去办理入住手续,这时我才注意到,这个自治州首府的招待所真漂亮,房子盖的很洋气,精巧别致,院子里树影婆娑,翠竹环绕,绿树成荫。我们住的是三人间的客房,床很宽,被单雪白,干干净净的,那天晚上我们3人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就按照王司务长事先和当地供销合作社联系的地址去买菠萝。车子直接就开到寨子里找到村长,他领我们来到菠萝地。那时的军民

关系真是好,村长一声招呼,附近立刻来了许多村民,下地帮我们摘菠萝,不一会儿半车的菠萝就装好了。

村长结好账后,我们就来到景洪县城里的一家饭店吃午饭。我们一下车,就发现我们身上的老挝人民军军装引起了路边行人异样的眼光。这里要说明一下,通常我们回国执行任务时,只要是过了勐腊县,一但进入内地,要求换上工程兵的鸭蛋青色军装,但那次不知为什么没换装。在饭店里我们又遇上了十多个男女知青,一打听才知道,这些来自上海的知青都是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的职工,景洪附近就有好几个农场,主要工作就是在橡胶林里割橡胶。午饭后,我们随意地浏览了一下市容。我还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一个手工编织的傣族挎包,傣语称为筒帕,至今我还保留着。

我们终于踏上了返程。在去勐腊县的路上,顺便参观了一下位于勐仑镇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那时也不需要买门票,植物园里也没什么人。这个植物园的地理位置很有意思,是在一个四周环水的岛上,进入植物园一定要过一座吊桥,人走在桥上晃悠晃悠的,王司务长本来就有点胖,又是北方人,过吊桥时提心吊胆的,着实让人捏出一把汗来。

在返回医院的途中,我们停车休息时,为了犒劳一下自己,就开始享用车上的菠萝大餐,半车箱的菠萝随意挑。王司务长和小王司机都还是平生第一次吃菠萝,不知如何吃。我拿出水果刀现场教学,不一会儿一个菠萝就削好了。我们“大快朵颐”后,手都是粘的,王司务长大呼:“真好吃!我们终于顺利回到医院,全院每人都分到了几个菠萝,还剩下一半,最后赵副院长说拉到十五师师部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