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烟雾蒙蒙,沉沉欲坠,好似载满离别愁绪的心。人生总有悲欢离合,有喜有悲才是生活,有苦有乐才是人生。
史无前例时期,最后一批省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荣四海,在飘摇的生命之舟中,跟随张老师下到山沟林场的子弟学校任教,却让他经历了一件永生难忘的事。那已经是50年前的事了。
张老师师范大学优秀教师,荣四海师范大学高材生。一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老师,一位是受过高人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突然来到林场任教,可把程场长高兴坏了,这不是天降奇才吗?林场这群熊孩子有福了。
不仅场长高兴,家长高兴,连平时调皮捣蛋的熊孩子都变得听话守纪律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秩序从未有过的良好。
深山里的山民知道林场来了两个好老师后,纷纷从各个山村带着孩子,赶十几里,或者几十里山路,找到林场子弟学校,要求让他们的孩子也能在这里读书。
都是祖国的花朵,两个老师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可是,这些孩子的岁数、条件相差也太远啦。
单从孩子的岁数讲,最大的15岁,最小的5岁,这只是一所,只有两个房间的子弟小学耶。15岁已经够着上高中的年龄,还没受过启蒙教育。
5岁的孩子叫虎子,是个虎头虎脑,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机灵得很。这年龄应该上幼儿园大班,还在启蒙阶段,不到上小学的年龄。
岁数小好说,至少还有两年时间可以考察。住家离学校十里,家长保证每天接送,张老师很喜欢这个机灵鬼,毫不犹豫地留下了。
可是,那个15岁的大姑娘,往孩子堆里一站就高出多半个脑袋。按山里习俗已经到了找婆家的年纪,家里人咋不给她找婆家要笔彩礼,要送来读书呢?
这里面一定有事,得问明白以绝后患。
15岁的少女叫春花。是娘,一个头发花白,看上去有50多岁,一脸忧愁,干瘦得如同劈柴一样的女人。她带着女儿爬过两座山,淌过两条河,在悬崖绝壁间滑过索道,爬山涉水五十里才赶到这里。
张老师看着已经长得比娘还高的女孩问:“你都读过什么书,认识多少字?”
母亲嗫嚅着说:“俺家在山里,男娃子都没书读,哪里会让汝子念书?”
春花把盖住半面脸上的头发往耳后捋了捋,露出一张白细柔嫩的瓜子脸,带几分娇羞却很是大胆地说:“我认识5个字。”
“哦,你写给老师看看。”张老师说。
随手拿过一支铅笔和一个练习本放在春花跟前,春花抓过笔,一把握在拳头里笨拙地开始在本子上粗重地,歪歪扭扭地画出几个字。
张老师拿过练习本左看看,右看看,看了好一会儿终于认出来了,随口念道:“我要读书识字”。
张老师笑了。“这是6个字,比你说的还多一个。”
春花也笑了,倔强地扬起头说:“反正我就认识这几个字,别的不认识。”
张老师疑惑地眼神看着春花问:“这几个字你是怎么认识,在哪里认识的?”
春花手足无措地!捻着衣角,犹豫不决地看看娘。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当着老师的面,有什么话就要大胆地说出来,要不然,老师怎么知道你的想法呢?”张老师诱导地说。
春花再次伸手捋捋头发,一付豁出去的样子,傲然说道:“那是我躲在大柱后面,跟着他到学校,墙上写着这几个字,有人念我就记住了。回到家写,上山割草拿树枝在地上画。刚开始怎么都不像,写多了就像了。”
“就为写写画画,没少挨她爹的耳光。”春花娘说。
“春花是您的第几个孩子?”荣老师在一旁问,“离家有近一些的学校,为什么要选择这么远来上学呢?”
“春花是我的大汝子,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羞怯地看着荣老师说:“看我老相吧?其实我才30出头。我15岁嫁她爹,16岁生了她,家里事多,日子难熬。”说着眼眶湿润。
“家里也给我找了婆家,我不想跟娘一样熬一辈子,我想读书,我不想挨男人打,我,我……反正……”
春花越说越急,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想读书的心情,伸手抹去就要滚落的眼泪,执拗地昂着头接着说:
“我们是偷跑出来的,不能在离家近的学校,这里远,有山有水还要过索道,他找不着,我才能好好读书。”
张老师沉默片刻,很是为难道:“你以后的吃住问题如何解决呢?学生都有寒暑假,放假你也不回家吗?你会想家的。”
春花娘掏出一个油腻腻,脏兮兮的布包放桌子上,十分在意地一层一层打开,里面是一摞一摞1分2分5分的硬币;还有一叠一叠1分2分5分和1角2角5角的纸币,连一张壹元的纸币都没有。
春花娘愧疚地看着张老师说:“这是我到王家十几年,一点点攒下的,一共13块4毛5,我全拿来了。知道不够,我再挣,再给老师送来。”
直起腰来往窗外看看,迷茫地说:“住处好说,俺娃不怕吃苦受冻,只要有几面墙能遮风挡雨就成。实在没处住,不是还有教室嘛,夜里让娃住教室也成。吃的嘛,老师吃饭多加一瓢水就有咱娃的了。花会做饭,在家也常做。”
说到这份上,春花眼巴巴的看着两个老师,张老师为难地目光看向荣老师。荣四海若有所思地说:“要不然,让春花留下吧。厨房旁边有一间小柴屋,同学们帮忙把柴草挪到屋檐下,打扫干净,找几块石头支几块木板就是床。”
张老师依然带几分犹豫地说:“这些问题好解决,可是,春花同学的家庭问题不是我们能解决的。”
春花担忧地接过话茬道:“老师担心我爹吧?他一定想不到我会来这里。如果,如果他真的找来了,”春花咬咬牙,难过地低下头。“我跟他回去就是,绝对不会给老师添麻烦。”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程场长知道春花的情况后,十分同情,让人赶制了单人床,还从仓库里拿来一套为员工准备的新被褥给了春花。
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春花第一次体验到人世间的温暖和关爱,她家的被褥都没有这么舒服暖和。
第一次得到这么多人关爱,春花像变了一个人,爱说爱笑爱动爱跳,两个老师煮饭洗衣服的活她全包了。
春花很下苦用功,一个月下来,不仅认识很多字,还学会了唱歌跳舞,背书诵读古诗文。春花的脚步总是让歌声载着,只要有歌声的地方就有春花的身影。
荣老师纠正了她的握笔姿势,识字多了,写出来的字也好看了。虎子娘是个热心肠,给虎子买学习用具时,也不忘多买一套送给春花,山里人就是这么朴实厚道。
春花也是个知恩报恩,忠诚厚道的姑娘,她把虎子当自家弟弟一样看待。虎子不会写字,她抓住虎子的手一笔一划地教他写。
虎子在山里野惯了,坐不下来,哭着找娘。春花就利用放学时间上山摘野果子,先给虎子吃一颗,虎子尝到甜头还想要时,春花趁机提出条件。
“只要你安心听完一节课,我就奖励你两颗果子。你好好写满一页作业,我就给你三颗甜果子。”
在老师的教导下,在春花连哄带正确的引导下,虎子不仅没掉队,期末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三名。第一名一定是春花了。
眨眼就到了寒假,两个老师也要回家与家人团聚。春花凄凉地站在山顶,朝家的地方眺望,她想娘,想弟妹,想家,想回家。
想起那个罗刹一样的男人她的父亲,不由得瑟瑟发抖。她有家不能回,娘打送她来这里之后,再也没来过,娘一定也想她。
寒冬腊月天气寒冷,大山里早就下了几场雪。林场的工人都放了假,把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留在深山中,老师怎么能放心呢?
虎子娘来接虎子,虎子拉着春花的手对娘说:“娘,让春花姐到咱家去吧,我喜欢春花姐,她一个人住山上我不放心。”
虎子娘便同意了,临走前,荣老师还送给春花一本诗集。春花勤快,走到哪里都受欢迎。闲暇之时就带着虎子上山去诵读古诗。
这个寒假过得最舒心的要数虎子。虎子娘说:“虎子从来都没有这么高兴过,不仅玩得乐和,还跟着春花背会了好几首古诗。”
春花和虎子最喜欢的一首是苏东坡凄凉悲伤的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一年后的一天,春花娘来了,人好像又枯萎了许多。她挎了一只大篮子,里面全是她攒的山货。有:红枣、山核桃、各种晒干的果干;还有一条风干的野兔肉。
春花娘一见张老师愧疚地低下头,赶紧从兜里掏出那个布袋,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这么久都没来,是因为没挣到钱,刚挣到二十块,我就来了,卖草药攒的,老师够不够?”
张老师淡然一笑道:“春花的生活费自己已经交了,以后你就不用为春花的生活着急了。”
“没有啊?我哪里有钱……”春花焦急地辩解说。
“你每天做饭洗衣服,打扫教室,帮助老师辅导学生,这叫勤工俭学。你在这里的一切费用都是你自己勤工俭学挣的。”张老师解释说。
母女俩惊喜对视,春花娘喜出望外,十分感激地说:“我春花命真好,上学一分钱不花,还给自己挣了饭钱,这里的老师真好。”
二年后的一天,春花娘又来了,这次是被一个男人挽扶着来的,头上还缠了一圈白色的,染有血污的绷带。
她更瘦了,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腿还拐,如果不是男人挽扶着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
挽扶她的男人脸色铁青,眼露凶光,看见谁都想打一架的气势。
前次娘来,春花就知道娘为她的事没少挨打。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没有人性的男人,竟然把陪伴他十几年,跟他生儿育女的枕边人打成这样。
春花知道,万不得已娘是不会出卖她的。
从大门里看见娘被那个男人挽扶着由远而近,春花什么话都没说,就进屋收拾东西,十几分钟后提着一个小布包站在了父母面前,说:“走吧。”
“等等!”荣四海挡住他们的去路,劝慰地说:“你们这就要把春花接走吗?她很努力很用功,也很聪明,两年就学完了六年的课。如果能继续学习,以后会有好前程的。”
“那是以后的事,我等不到以后。人家也等不到以后,人家宽限了两年追着要人呢。走!”男人气势汹汹地说。
“老师,老师!我不让春花姐走,我不让她走,我舍不得她!老师你把姐姐留下来吧。”虎子流着泪,摇着荣老师的胳膊说。
荣老师心里十分焦急,可又毫无办法。在春花爹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只能步步后退,无可奈何地让开一条路,眼见着远去的背影,一拳砸在脑门上一声痛呼:
“哎呀!我咋这么笨?”立即吩咐虎子告诉同学们等着,他去找程场长,很快就回来。
等程场长招集几个员工赶到铁索道边时,春花和父母已经滑过索道到了对岸。春花转过身对着对岸的程场长和荣老师深深地鞠躬,依依不舍含泪离开。
一个星期后,张老师的孩子病愈出院,等张老师赶到学校后才知道这件事。心里很不放心,跟荣老师商量,准备利用星期天,到春花家里去探望。
刚进村就听村民说,春花家正在办丧事,死的人正是春花。她是趁人不备,跳窗出来从悬崖上掉下去摔死的。
村民说,那天晚上村边的山顶上,一阵阵山风刮来,都是姑娘悲悲凄凄诵读诗文的声音。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图片来自名家画廊丨希施金

图片来自名家画廊|希施金

图片来自名家画廊Ⅰ希施金

图片来自名家画廊丨希施金

图片来自名家画廊|希施金
人生看得几清明。
回来的路上,两个老师路过虎子家住的村庄,一阵风声送来一个童音,诵读的是同一首诗。
荣老师朝山顶望去,悲伤地说:“虎子在想念他的春花姐,这么好的一个姑娘,谁又能不怀念她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