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段秋顺:我的小学生活(外一篇·读苏米顺文章有感)

我的小学生活

文.段秋顺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星期七读书会爱心使者 段秋顺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我是九虚岁才入小学的。当时,家里弟兄姊妹多,大哥、大姐已成家立业,二姐、二哥正念小学,因家庭困难,父母养活不了我们,只好将小我一岁的弟弟送了人家,后来又有了妹妹,我就在家里看管她,好让母亲也上地干活,挣工分。家人看到和我同龄的都已上二三年级了,才把我送到学校。那时是秋季始业,一入学,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常常受退下级的学生的欺负。不该我值日,也故意让我替他们扫地。教室是个三间屋子,前面有一门一窗,后山墙有一个窗户,很暗。地面是土地,与其说扫地,不如说是在扬尘。扫过地面之后,教室里灰尘到处飞,课桌、课凳都落了厚厚的一层,前脚才从课桌扫下来,后脚又落在了课凳上,我们也被呛得连声咳嗽,一个个都成了小土人儿。后来老师叫我们扫地之前,先洒点儿水,灰尘确实少了许多。只到我的成绩逐渐跟上了课,以致到了班里的前三名,他们才不再让我替他们扫地了。所用的课桌,是土坯垒成的下面留有课兜的土台子,坐的也是土坯垒成的土墩子,黑板是抹了灰涂了墨汁的,时间长了,泛了白,再涂墨汁。一二年级,给我们上课的就一个老师,课程只有语文、算术加写仿。我记得老师上课也不按课程表上课,大部分是上午算术,下午语文,或者半天都写仿。学校有两个傅老师,年岁大的大家叫他老傅老师,年龄小点儿的叫小傅老师。给我们上课的叫老傅老师,只是背地里叫,当面还是叫傅老师。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直接叫老傅老师,被老傅老师训斥道:“我老了吗?本来老师就有一个老字,还需要再加个老吗!”至此,谁也不敢当面再叫老傅老师了。写仿,也就是写毛笔字。所用的墨汁,都是自己用墨块在砚台上磨的。老师把写好的字,也称字帖发给我们,我们把它压在白纸下面,依着描画,这叫描红。一节课快点儿的能描两张,慢点的一张也描不完。不是笔画粗了就是细了,或者是手一哆嗦,就超出格了。急得满头大汗,就用手去擦,结果弄得脸上、鼻子上、脑门上都是黑,活脱脱成了戏剧里唱大花脸的。作业交上去,老师在每个学生的仿本上,把写得好的字右上角上画一个红色的圆圈,以示鼓励。仿本发下来,同学们都争相观看,谁的本上的红圈多。红圈多的同学,像获得了军功章似的,很自豪。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下课后急于上厕所,被后边一个同学推倒在地,脑门磕在石头地,鲜血直流,几个同学把我送回家。母亲一看,急得了不得,在邻居家里用一种东西止住了血。天一擦黑,放了学,傅老师就来了,坐在我身边,心疼地问这问那。第二天,全学区要进行算术竞赛,老师问我,能不能参加,不能走,就背你去。我感动地说,老师,我只是磕破了头,腿能走。并表示,一定参加竞赛。竞赛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我获得了全学区小学二年级算术竞赛第二名,学区发了奖状,学校奖了铅笔和作业本,老师亲自把奖状和奖品送到家里,父母也跟着高兴了一回。 上了三年级,就换成了一门两窗砖铺地教室,换成了木头制作的课桌课凳,黑板也换成了三合板,同时也增加了早晚自习。晚自习的时候,一张课桌点一盏煤油灯,两个同学轮流拿灯和加油。灯头小了看不清书上的字,也不好往本子上抄写。灯头大了,倒是看清了,好写了,可费灯油,灯芯子上冒黑烟。只好把灯芯调到合适位置,既看得清,又不冒黑烟。尽管这样,自习课后,同学们还是被熏得鼻子、眼睛都粘满了黑乎乎的东西。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因缺乏老师,一至四年级,只开设算术、语文和写字课,什么音乐呀、体育呀、美术呀都与我们无缘。有时候老师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就带领同学们做游戏,一块玩老鹰抓小鸡、猫逮老鼠,或者玩跳绳、捉迷藏等。课下或放学后,男同学会玩推铁环、缠陀螺……,女同学会玩抓石子、踢毽子……。一二年级写字、完作业用铅笔,三四年级了才用蘸水笔。把类似于钢笔的笔尖,绑缚在一根筷子上,蘸着自己配好的蓝墨水,写字、完作业。书包是母亲用缝衣裳剩下的碎布,缝成的五颜六色的能装书和作业本的包包,缝上带子,背在肩上,很轻,很高兴,很自豪。谁要是背着从供销社买的书包,就会引来同学们围观、抚摸和羡慕。三四年级也是只有一个老师,姓程,粉笔字写得又粗又规矩,没见他写过毛笔字。毛笔字写得好的,全校就数教我们一二年级的傅老师。听大人说,村里烈士碑上的字就是他写的。春节前,我就看到村里好多人拿着大红纸,让傅老师写对子。那时候,一至四年级是初级小学,简称初小。五六年级是高级小学,简称高小,高小得出村到邻村的偏店去。我们南寨村离偏店有二里多,中间隔着一条深沟,我们都是要好的同学结伴去,说着、笑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就怕下雨天和下雪天,都没有雨鞋和雨伞,硬是深一脚,浅一脚,连滚带爬地往学校。一天跑两趟,中午最紧张,回到家狼吞虎咽地吃口饭,就得往学校赶。有时家长从地里回来迟了,做不好饭,只好饿着肚子,或吃几块柿块、软枣。我要比同学们好些,有时中午到偏店大姐家吃饭,免受了来回奔波之苦。由于我们初小升级考试,排全学区第一,前十五名都是我们村的,到了高小,其他村的学生都高看我们一眼,老师也很器重我们,班干部大都是我们村的。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我们一届两个班,课程开得全,各科有各科的老师。体育课就在校外的打麦场上,课程主要是广播体操、篮球,一个体育老师带着好几个班的课。那时放农忙假,麦假十五天,秋假一个月,没有暑假。一放农忙假或过星期天,我们就像没王的散蜂,或三五成群地上地拾柴火、剜猪草,免不了偷吃核桃、软柿子。或跟着生产队长精收麦子,做到颗粒归仓。农忙假一结束,打麦场也收拾得差不多了,不会影响我们上体育课。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段秋顺(左)与老师在一起

上了高小,教我们的老师多了,认识的同学也多了。直到五六十年以后,那时老师上课的情景还记忆犹新,那时的同学还都能叫得出名字,见了还是那么亲。高小学制本来是两年,但我们却多上了多半年。就在我们将要高小毕业的时候,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毕业因此而推迟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家长没有接送过我一次,也没有到学校开过一次家长会,当然也没有因为我的成绩而犯过一次愁。倒是贴满土墙的奖状,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每当有客人时,都要不厌其烦地向人家标榜一番。小学平凡而单纯的学习生活虽已成为往事,但于我,她却是我人生中重重的一笔,如同珍珠项链一样,成为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链接。也可以说,小学生活,成为我求学的初始,引领着我一步一步完成了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业,并指导我由学生向教师的过渡,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范文学滑板车

读苏米顺先生《我的读书之路》一文有感段秋顺

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禁,《说难》《孤愤》;《诗》三百首,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道也。在反复阅读苏米顺先生的《我的读书之路》后,对上述典型事例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凡有所成就者,都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艰难经历,艰难的经历为成功人士提供了历练的条件、阅历、途径等,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们,反而成了他们获得强大生命、取得成功的磁场。 从《我的读书之路》可以看出,苏米顺先生的读书之路,亦即求学之路,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不易。一个姊妹弟兄众多,家境极差的他,如果没有不服输的韧劲,没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持,没有改变现状的决心,没有攀登书山的欲望,以后一切的一切,肯定都会化为乌有,都会与他失之交臂。 苏先生从小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入学迟,又是复式班,师资水平、教学环境都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但他凭着好学的劲头,硬是在短短的时间内赶超了同龄人和先入者,以至于四年级升五年级考试时,取得了区片的第一名。

这不能说他聪明,只能说明他用功。他能利用一起可以利用的机会学习,寻找一起机会创造条件学习。看护弟弟妹妹,在教室外,以致跑到教室听课;拜年看书忘了磕头;为看一本书,不惜跑远路到邻村去借;为了攒足学费、书本费,课余时间、农忙假割芭条、刨药材;起早赶往学校,几乎遭遇不测;手脚冻疮,满不在乎。也就是说,其他人家的孩子还在娘怀里“儿啊!娇儿的”的时候,苏米顺已为了求学读书,正在做着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生活儿。

落后就要挨打,愚昧就遭欺凌。这句话既适用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也适用于普通人家和普通的人。村里人的世俗偏见,村里、队上当官的故意找茬,如果消极地看待、默默忍受,就会一蹶不振,抬不起头,时时处处觉得矮人一头,那将一事无成,终身窝囊。如果积极应对,就会变成改变现状的动力,就会激发内在的潜能,就会刺激奋发,就会激励自强。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要想别人看得起自己,就要拿出让人看得起自己的真才实学、卓越成就。米顺正是这样,为了改变遭白眼、受欺负的不公正待遇,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书山之路在于攀,攀登山顶在于恒。从苏先生的高考之路来看,不是一帆风顺的,恰似攀登书山。曾两度受挫,两次无缘大学校门,然而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没有灰心,没有气馁,在攀登书山的路上,他越挫越攀,越挫越勇,终于到达峰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他们村有史以来的第一名大学生。

入学后,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学之门一经向他敞开,他就如同饥饿者扑在面包上,刻苦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如饥似渴地往返于图书馆,废寝忘食地抄写读书笔记。 他在大学的几年间,又如同一个探研者,探研越深,求知越坚,他涉猎广泛,文学、政治、军事、地理、历史等等,诸多学科,不断地武装着、充实着他的大脑,开阔着他的眼界,启迪着他的心智,引领着他的前行。 他的读书之路,并非局限于上学求知,拿到一张在求职表格中所必填的毕业证书,而是贯穿于他走向工作岗位以及退休之后,拿时髦的话说,叫继续教育、继续学习,或终生学习。学习无止境,读书不停息,用在苏米顺先生身上,最为合适。一般人认为,拿到毕业证书,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了温馨的幸福家庭,就不想再学习、再读书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熬到退休,到闲人伙儿里打扑克、下象棋、打麻将而无所事事。苏先生绝不是这样,参加工作后,仍保持着读书的好习惯,他的办公桌、床头上,除了办公用品、公文资料外,就是书。他工作之余,就是读书,历史的、政治的、军事的,儒家的、佛教的、道教的,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都有所涉猎。同时,他还养成了剪贴、摘抄的习惯。把报刊简报上较长的好文章,剪贴到一起,把短文或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汇集在一起,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从事资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死读书,是书的奴隶;读死书,就是书呆子。要想成为既不是书的奴隶,又不是书呆子,就要通过博览群书,从书中走出来,学以致用,成为书的主人,掌握读书的主动权,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克服为读书而读书狭隘的读书观念,在待人接物,处世办事中,善于运用从书中汲取的营养,灵活运用于具体的事务中,为我所用,并有所创新。苏先生正是这样,把从书中获得的学识,运用到了工作中。走向领导岗位后,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各种复杂问题处理得游刃有余,工作进程安排得缓急轻重有序,都得益于他从书中汲取的营养。 他从读书中获益而不独享,把它分享给同事、下属、员工,让他们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为之建立了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久而久之,他所领导的团队,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抵触情绪到自觉学习。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出现了办事效率高、个个有水平的良好局面。

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后,仍不停息,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文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极富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的涉县革命老区,运用文学的形式、摄影的技巧,呈现给父老乡亲,从而增强了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他的厚重的且极具感染力的散文、角度新颖又美感极强的摄影作品,带给人们的是愉悦,是享受,是振奋。

《我的读书之路》,现在和将来,都会为求学者,尤其是迷茫者、颓废者、境遇不佳者,起到启迪、激励、鼓舞、引领的作用。同时,把它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教材,也将会发生巨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段秋顺,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邯郸市作协会员,有诗歌、散文见诸报刊,主编《南寨村志》《情暖万家》,与人共同编写《涉县光华中学志》,参与《涉县中医院志》《涉县医院志》编写,出版《探索?追求》《秋水微波》。

图文 苏米顺 爱与成长星期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