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难忘歌曲播放,今生难忘歌曲视频

今生难忘的双十一

上午11点半,接到校领导电话,让我带队送返回商都的学生。匆匆到餐厅吃了一盒半热半凉的盒饭后,快步来到体育馆,领取并核实了已经待命出发的15个学生。

12点15,接到联络电话,说中转的大巴到了学校门口,带领学生排队到了门口有序上车,等到另外两个兄弟学校的7个学生后,大巴师傅随即启动,开往北师大附中。师傅告诉我们,他只负责转运去同一旗县的不同学校的学生到北师大附中北门集中。到位后有专门去商都的大巴统一送回。

一路上,小雨不断,等到了北师大附中门口,雨势加剧。道路上而不是道路两边的大巴车都挤爆了。我按照名单上电话号码给商都的领队拨过去过去,一开始对方电话展现。等问我位置,我告知,他说他看不到我。的确如此,上下4车道的车队根本看不到头尾。雨下得越来越大,见到领队后,他正忙着接电话,在他停下后的空隙找到和我手头一样的名单后,让我回去,找好车后再联系我。

在雨中,我也看到了教育局的领导们在雨中来来回回协调,也顾不上擦雨,主要是忙得没时间擦。我们乘坐的这个大巴师傅挺好,他始终让我们在车上呆着,说下去一是担心学生淋雨,二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目标车又拿着行李,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又接了一个兄弟学校的4个学生和一个学校住托管班的3个学生。我带队的这一车29名学生全部到位。

前后联系沟通了3次,我们终于上了一辆大巴,但不是之前定好的12号车,不管怎样,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下午两点半以后,车队终于缓缓前移了。过了北师大附中东的十字路口,又停了一次,估计是在进行一些情况最后的落实。快3点时,以警车开道的车队终于出发了。

一路上,雨下个不停。我不适应大巴车过热的空调,再加上是凌晨四点才躺了一会,我是三年疫情以来头一次戴N95口罩,憋气憋得厉害,感觉有点恶心晕车,就走到大巴的前门。这个位置可以感受到从门缝隙透过的凉风,视野也开阔。尽管是站着,但是很快没有了恶心的感觉。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开始下雪,伴随着雪花的雨点打在巨大的前风挡玻璃上啪啪作响,随即又迅速被雨刷刷走。远山也是一片朦胧,路两边到处是积水,迎面来的货车不时溅起水波敲打着大巴的前风挡玻璃和车厢左侧。出发时因激动而兴奋的交头接耳声音渐渐平息了,有几个孩子在沉闷的气氛中睡着了。

下午快5点时,车队终于到了商都县的对接地点。等所有学生下车有序排好队后,对接的负责人用大喇叭发令,近400名学生,以所居住社区,乡镇为单位集结,本着先远后近的原则,派车有序送回居住地。

天已经暗下来了,从位置判断,应该不是城关镇里,从周围环境看,似乎是一个临时存货的仓库,因为它没有大门,通道和大门一样宽,屋顶是钢结构,地面是水泥地,好像还没完工,地面集满了尘土。仓库外面停着的警车车顶的警灯在无声地闪烁,车前大灯还还在亮着,指甲大的雪花在灯光中飞舞。一出所谓的大门,卷着雪花凉风扑面而来。冷!尤其是看到有些还穿着单衣的小学生在瑟瑟的寒风中等待,还拿着几乎和自己齐胸的行李箱。尽管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心里也不由地生出一丝担忧。

估计当地有接受从呼市分流回来的大学生的经验,但比我们之前自己想的和家长直接对接的办法高效多了。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带来的学生别找错对接社区就可以了。最后解决的是临时居住地变更的、来商都投亲靠友的学生,这一点商都做的特别好。一个例子:一个是我自己任课班级的一个家在二连浩特的学生,临时由去十八顷乡老家改去商都县政府所在地七里台镇的一个社区,和负责对接的工作人员一说,没等我说完,“现在就登记地址,肯定送到”。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商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位于乌兰察布市的前列的原因了。

对于政府来说,这是疫情以来迄今为止对寄宿制学生采取最正确的决定和落实;对家长来说,终于让孩子能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了;对于学校而言,终于不用担心因疫情封控导致在校学生出现安全问题性了;对于在校老师而言,终于不需为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寝食不安了。

完成任务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并没有让我感到欣慰。唯一让我感到最欣慰的是20来天住校封闭,今天终于可以洗一个热水澡了!

2022.11.11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