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的夜晚,越来越凉。20岁的小伙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来了,不愿回老家还想在城市打拼的他只能暂睡在公园的椅子上苦捱。这时候好心人出现了,送来了被子和吃的,丝丝暖意驱走了冬寒,小伙冷漠的脸上流下了泪水,直至嚎啕大哭起来。这善举闪现的是人性的光芒,怜悯弱小,感同身受。

疫情之下,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各行各业的经营萎缩和生活的不易,其实抗疫人员(俗称大白)更是不易。工作压力大,隔离服一穿,得忍受夏天的热,得克服喝不上水,上厕所难,甚至要用尿不湿的困难,得忍受有时不被理解,受苦受累再受委屈的事情发生,他们确实是最辛苦最值得敬佩的人。网上看到亲人离世,大白忙于工作,连最后一面也见不上,只能向灵车叩头的照片,令人泪目。他们也是儿子女儿,亲人去世,人之常情理当尽孝去办丧事。但职责所在又不能不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的叩拜既是传统敬老文化的体现,又是人性的闪光之处。

前几天看到河南郑州某社区书记在发布会上的“自我感动”,引起网上一片哗然。某书记的哽咽被讥为:别人已经揭不开锅,你却在抱怨没吃上燕窝。之所以没引起人们的“共情”,原因就在选了一个不合适的场合,任性放飞自己的“感受”,不了解民众的疾苦和期盼。说真的,母爱再伟大,与人性的闪光不在同一个频道。

回想抗疫的三年,李文亮是个闪光的名字,他是吹哨人,提醒人们瘟魔来了,关心的是大众的健康和未知病毒传染的风险,他的离去让万千网民痛心不已,他身上闪现的是医者仁心的光芒。时任金银潭医院院长的张定宇,是感动中国的抗疫英雄。他与病毒正面硬刚,顾不上关心自己,拖着渐冻症身躯bo行在医院的身影和妻子“中招”只能独抗的“无情”,让人看到医者职责至高无上的光芒。还有研发疫苗连续工作200多天,53岁殉职在工作岗位上的赵振东博士,他是科技精英,更是民族之光。14亿人能尽早打上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赵振东博士对抗疫胜利的贡献真是感天动地。

山河终无恙,春来花可期!我们的抗疫工作并非十全十美,也有一些作法需要调整完善,一些地方发生的核酸检测造假,令人气愤。一些过度防疫,层层加码,伤害了群众配合的积极性,也在整改之中。笔者想说的话是,每逢大灾大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是取胜的关键。抗疫不是最终目的,高质量发展经济,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望,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抗疫之中,生命至上,决不能把人性抗没了,眼里只有“管控”没有服务。决不能把为难别人,给他人添堵,拿鸡毛当令箭,滥用职权当成“认真负责”,牢记我们党始终是把人民放在心目中最高的位置,人民就是江山。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