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蹂榖聚也。
从古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朴素愿景,到今日“稳住,我们能赢”的同舟共济,“稳”稳稳地根植于我们的生活。
2022年,“稳”当选年度国内字。
冷静、坚韧、从容、自信……“稳”的智慧穿越岁月繁芜仍历久弥新。
夸赞靠谱的人,我们会说他沉稳、稳重。
完成重要之事,我们会力求平稳、稳妥。
形容向往的生活,我们会描述为安稳、稳定。
……
时代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稍微停下脚步就有被时代抛弃的可能。然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无数个事实告诉我们:
行稳,方能致远。
1
稳,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蹄疾步稳。
4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从一穷二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速度”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东亚奇迹。
纵然行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中国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即便在世界经济风高浪急的2022,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攻坚克难,一代代科研人员殚精竭虑、拼搏进取,破解“卡脖子”难题。看“嫦娥”奔月、“蛟龙”探海,享“北斗”导航、高铁飞驰,稳住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久久为功,一批批基层干部励精图治,焕发乡村新活力,变闭塞为通达、变坐吃山空为自力更生,稳住了亿万农民的幸福生活。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中国始终坚持行稳致远地砥砺前行着。
2
稳,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枕稳衾温。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并非人生常态;功名利禄、繁华盛景,亦是过眼云烟。我们最该珍惜的、最想拥有的,不过是稳稳的幸福。
一荤一素便可饱餐一顿,一间茅舍就能安寝一晚。
春天的繁花、盛夏的蒲扇,初秋的艳阳、凛冬的暖房。拥有,就令人神稳心安。
而这,也并非唾手可得。
战火里的乌克兰民众流离失所,赤贫中的非洲公民食不果腹。在那里,生活只为生存。
猴痘肆虐的美国百姓苦不堪言,踩踏下的韩国梨泰院血流成河。在那里,肆意就是死亡。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从扶贫脱贫到全面小康、从严防死守到优化防疫,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确实的安稳。
只因,安稳是最好的生活。
3
稳,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稳操胜券。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2021年郑州暴雨,面对自然灾害,英雄逆行出征、国人戮力同心,只为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应对美欧贸易摩擦、经济制裁时,中国企业挺膺担当、迎难而上,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令世界瞩目。
口罩三年,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乃至每个中国人都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今,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
中国有最好的人民、有最坚定的信念、有最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稳操胜券。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历史再次证明,凡是操之过急的,必将漏洞百出;凡是动荡不安的,难立国之根本。
唯蹄疾步稳,保百姓稳惬,方可稳如泰山。
2022—2023天津市和平区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汉语盘点2022”活动结果于近日揭晓,“稳”字当选今年的国内词。“稳”中蕴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古老生存智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从仓廪实、衣食足扩展到方方面面,“稳”是学习的稳步提升,是经济的稳中求进,是脚步的行稳致远,也是精神上“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冷静、“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何妨吟销且徐行”的从容、“稳坐钓鱼台”的自信……
以上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不少于800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