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相似乃尔的意思,何其相似乃尔是谁说的

五性”让课堂华丽绽放

——一次爬山的启示

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此前曾觉得此说言过其实,因此大谬不然。但是,经历一次登山活动后,我觉得此说很有道理,因为教师与学生全情共同融入的好课,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坚定性、持续性、平稳性、创造性、协作性”等“五性”达到心灵的契合和和谐。那样,教师就能将简约而不简单、轻灵而不轻浮的教学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们也能收获淳朴而不雕琢、创新而不因袭的美感享受。

大家都有登山的经历,几乎都体验过站在山巅之上眺望远方时,奇峰异草尽收眼底,山野幽香扑鼻而来,放飞的心情悠闲舒畅。但是,爬山时需历经磨难,下山时亦需小心翼翼。下面我们将那过程一一复盘,对照上课的情形,何其相似乃尔!

爬山时,首先必须坚定信念。如果仰视大山,高耸入云,顿时吓得双腿发抖,丢盔卸甲的打道回府,肯定看不到后面的美景。同样,教师上课,无论熟悉还是生疏,必须充满自信,坚定“我行我能”的信念,才能游刃有余地充当高效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授受的引导者。

爬山时,过程艰险,必须坚持不懈,小步慢行,不能贪急求快。就如教学,教师不能贪图很快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否则消化不良,容易“摔跟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知识探究之旅”,要一步一步地实现,正如登山不可能一步登天。

爬山时,有时巴不得两脚并一脚,大步流星向前走,即使是上台阶,有时跨级而上,这样容易快速达到疲劳,甚至后续的路程都很难完成。这就是不遵循“平稳性”而没有“脚踏实地”。课堂教学也一样,教师需要科学有度地追求“平稳性”,力求让学生融会贯通,而不是仅仅“仰望星空”以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爬山时,有时既疲倦又乏味,这就需要自己或同伴创设条件以自娱自乐,如一起“拉歌”,或向大山深处“狂吼”,或拍照留念,总之必须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自己和同伴快乐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必须从尊重学生个性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之中,让他们发现学习的美妙和乐趣,这样学习效率也会大为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也将进一步调动起来。

爬山时,因为不可控的因素,一些人会在上山或下山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或中暑,或摔跤,或扭伤脚踝,不一而足。这时就必须发扬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其实,在人生的征途中,要有几个相知相扶的朋友,在你跌倒时,将你扶起来;在你失败时,给你鼓励;在你受伤时,帮你包扎;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简单的相扶,一个善意的眼神,总会带来无穷的力量。同样,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也要发扬协作精神,所谓教学相长大概就是这意思。好的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推动者。

所以,本人认为,只要教师与学生在“坚定性、持续性、平稳性、创造性、协作性”等“五性”达到和谐圆融,就是一堂好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