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游记类散文的行文思路,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写法

分析游记类散文的行文思路,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写法

义县是一座古城,随处可见的古迹,就在小城的烟火巷里。

自以为熟悉的小城,却忽视了藏于城西的广胜寺塔,听名字和锦州的广济寺一脉相承,不用说也有着联系。

分析游记类散文的行文思路,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写法

从还算繁华大路转进不知名的胡同,一路看着塔一路走,不用指引,胡同里间或有古城镇的隐影,青砖砌就的院落小门楼,还保持着原有的样子,厚木的大门,门垛下的半红基色的石墩,至少也得百十年的样子,不被修缮的门楼顶部有的长出了一片薅草,我倒觉得多了一重真实和自然。

走路也不过七八百米,或者也没有,安静不嘈杂,屏蔽了百步之外的热闹和喧嚣,过度的又自然而又契合。

自然也是人们营造的,只是时间久了,沧桑滚落了曾经的刻意,时光也如一把磨砺的刀石,把世间尘嚣打磨的光滑,留下的东西多了一分纯且美丽的痕迹。

分析游记类散文的行文思路,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写法

远处可见古塔,只是周围的线杆繁杂等,虽未形成网状也已经让视觉多了一片隔膜,怎么都无法避开,走近了,古塔又太过巍峨,只得仰视,塔顶又被塔身遮住。

明显的,塔腰的青砖雕像相对完整古朴,没有修缮的痕迹,对于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在内心已多了敬畏,也许是性格和个人的界定,凡是仿品都会在内心去设防。

人类社会最真实的世界才是看透历史而不偏颇的基本,仿制的东西总觉得是带有欺和瞒的味道,混淆了根本。

塔的周围是安静的,蓦然走过来的女子面对着塔身合掌身躬,几番拜过移身离去,一气呵成的连贯,没有一点寻看的意思,猜得此动作应该是平时的常态,虔诚的样子没有惺惺作态。

分析游记类散文的行文思路,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写法

古塔被一座院子封闭着,也是为了保护,也是为了不被打扰都不可知,一个如同住户的小门紧闭,近处走来的住户随口介绍“可以进的,用力敲门!”

正如所说,敲过门后有人来到近前,打开院门,看着土黄的衣着和头顶的布帽,定是管理人了。言谈举止却不敢肯定是出家的僧人。

塔和奉国寺同期建造落成,辽代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塔身42.5米,每年都建有拱龛。

看我们进入,后边也跟进来几名男女,一女随口问到“大塔能上吗?”看来女子是很有侠女的意味。

看门人看看我,嘴边笑着调侃道“你自己找到梯子就上吧,我也想上去”。

我默不作声,不知道作何表述才合适,更不知道怎么解释,他们看着很自然,我到多了一点慌乱。

分析游记类散文的行文思路,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写法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说介绍的是密檐式实心塔,我一直认为塔底一定有什么物件和机关,也许和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有关,传说广济寺塔底下是海眼,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被涛涛的海水淹没,所以用宝塔把海眼封住,有时候即便知道是传说,也愿意听闻这些故事,还有一点相信。

其实所有的古塔,都带有着很有意思的传说,只不过有的被渲染,有的被遗忘,被渲染的多了一道道的光环,被遗忘的又有一种孤寂的冷高。

而且,大多数的塔不容易被关注,就像许多庙宇人气嚷嚷,烟火缭绕。塔像一个历史的标杆,在远眺中承载着俯瞰和仰视的交融。

分析游记类散文的行文思路,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写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