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OA系统里发了一个会议通知,定于今天上午9点半大会议室,邀请研发工程师和品质经理,帮忙确定新品加热水壶的欧标认证。
写的会议议题如下:
1.加热水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问题,对硬件和软件调整需要多长时间?
3.做CB认证 ,需要多长时间?
4.做CE/ROHS/LFGB认证,需要多长时间?
总监看到后,提出一堆问题:
1.现在是出于什么问题要开会?
2.开会想达成的结论是什么?
3.前期有过哪些沟通? 跟谁沟通的? 结果是什么?
4.会议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这些是否清晰?
5.软件和硬件需要开会确定么?
6.欧标认证需求是否之前已经发过?
总监让昨晚好好思考这些问题,今天上午8点半对我进行一个会议前培训。
看到总监的问题,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出现了问题:
1.逻辑问题:按照我写的会议议题,逻辑是先讲问题,再讲解决办法,依据解决办法,确定产品的最终方案,最后再送样机去做认证,确认认证时间。
2.重点不突出:
1)其实我最终想要知道的是做认证需要多长时间。但由于没有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把目标放在最前面,导致总监看了,觉得有一堆问题。
2)会议的4个议题是平行列出。导致没有重点。
今天上午总监的培训证实了我的推测,她说组织会议,是一种领导力的体现,高效组织并把控会议,也是一种能力。
对于我的这个会议,她的建议:
1.简短描述背景(客户需要哪些证书)
2.明确会议目标(给出客户要求证书的时间,让研发工程师和品质经理想办法做到)
3.达成目标的难点(听取研发和品质的分析,如果能达成时间节点,固然好;达不成时间节点,就必须知道延期到什么时候)
4.提升消费者体验(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根据总监的培训,只用了1个小时,就达成会议目标,明确了证书时间。不像往常,一个会议至少2小时,中途还容易跑题。
对于这件事,算是深有感触吧。高效组织会议,也是一种能力。提升能力,就藏在日常工作的细节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