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又随手翻了翻《红楼梦》,又看到一些细枝末节。

林黛玉扶了婆子的手,进了老太太上房院子里。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鬟,一见她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
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首先,这些丫鬟多半不是贴身伺候的,那些应该都在里间,在老太太身边呢。
在台阶上坐着的,估计也就二三等丫鬟。
那么,她们怎么听见老太大念的呢?
贾母有这么声如洪钟吗?
当然也可能是正好换了班出来的,之前听见的。
但无论如何,这句话是说给林黛玉听的,是句卖好的话。
一句话,让林姑娘安心,让林姑娘知道自己是老太太身边的人,也树立了“忠奴护主”的形象。
故而笑迎上来说,说得还这么妥贴乖巧。
一本大书才开始,也不知道林姑娘要住几天,是串场的还是女主角,就已经要“卖好”了?
要不然怎么叫情商呢。
之后,林黛玉与贾母一见,未及拜见,贾母已经一把搂在怀里,“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画风一转——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
各位,地下侍立的都是什么人?
后文有交待,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另外应该还有些丫鬟婆子,比如鸳鸯姐姐。
请问她们有什么可哭的?
李纨应该从未见过贾敏与黛玉,勉强说她为自己丧夫而哭也说得通。
鸳鸯姐姐哭啥?
不就是给老太太面子吗?
不然难道干站着?

《史记》里有一篇窦太后传。
其中有一段,说到她被立为皇后时,少年失散的弟弟找了过来。
太后姐弟相认,相拥而泣。
“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这个“助”字,为历来文学家所盛赞,只着一字,尽得风流。
丫鬟、婆子们的笑迎、款语、涕泣,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奴“助”主人——提供情绪价值。
这一个个,都是人精——也不过都是低贱的奴隶。
之前有个笑话,说:在宫斗片里活不到第二集。
别人我不知道,我觉得我在宫斗片里连露脸的机会都不会有。
林妹妹进府,我只会傻站,导演直接把我出现的地方全剪了,让我领盒饭走人别来了。
另外还有人说:奶茶妹妹嫁入豪门又怎么样,还不得强颜欢笑?
你上班不强颜欢笑吗?
为了上亿的资产,笑得肌肉都僵了,我觉得也是值的。
当个丫鬟仆役下人打粗工的,还得随时随地,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而且多半是白哭白笑,一毛钱也没有。

有首歌叫《碎银几两》,说:看世人匆匆忙忙,只为碎银几两。
也是想多了。
鸳鸯姐姐这种第一等的大丫鬟,一个月月钱才2两呢。
贾府一般的工作人员,一个月才几百钱吧——这一生强颜欢笑,只为铜板几个,才是人生真相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