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年前回老家时,母亲特意蒸了我从小最爱吃的水花蛋。与往日不同,这一次的蛋羹里放了一把鲜嫩的竹笋丁……

入口那一刻,我童年时留下的味觉记忆瞬间被唤醒。

我笑着问母亲,大冬天哪来的竹笋。母亲说,去菜场看见有人在卖早园笋,知道你今天回来,就买回来尝个鲜。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自从我结束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退役回来后,年过七旬的母亲总是想着补偿我离家这么多年的“亏欠”。

因为有时工作忙起来回家次数不太多,只要知道我回老家,母亲总会一早就去菜市场转。

母亲总是根据时令的变化让我品尝四时的食物,生怕我错过了什么。比如,春天的竹笋、立夏时青蚕豆、头蚕末的枇杷、深秋的菱角和烘豆、冬日的荸荠……任何时节的风物都不会落下。

我知道,在天下所有的母亲眼中,孩子再大也终归还是孩子。

这一次看见鲜笋上市,不管价格有多贵,平时极为节俭的母亲依然买下,回家变着花样做给我吃。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在我的记忆深处,老屋后有一片四季常绿的小竹林

小竹林旁边,是一条浅浅的小河沟,几步就可以跨过去的小河沟对岸是一小片桑地。尽管属于我家的竹子并不大,但每年春天的竹笋完全可以满足自家的餐桌。

印象中,每当早春料峭寒意褪去之后,再来几场无声的绵绵春雨,万物便悄然滋长起来。

屋后这片小竹林也迎来了许多新生命——数不清的小竹笋破土而出,露出了戴着棕色绒帽的尖脑袋。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笋尖处和绒帽周围挂着几片嫩芽,上面还沾着数滴晶莹的晨露。透过层层竹叶原本已显得熹微的晨光,在这剔透的露珠折射下,重新焕发出郁郁的生机。

老家所在的自然村不大,仅前后两排房屋,加起来不过二十几户人家。与德清县西部山区独门独院的民居不同,我们东部水乡的房屋都是横向并排相互搭建的,两家合用一堵墙,既节省了建筑材料,也可以相互支撑,增强房屋的牢固。

前后两排房屋之间,则是横亘着一条并不宽敞的乡村土路,这是村子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因此,老家所在的自然村拥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叫横路埭。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在我记忆中,这座四周被蜿蜒的河流、大片的桑地和连绵的稻田所包裹起来的江南水乡,碧波荡漾,白墙黛瓦,绿树成荫,祖祖辈辈和乡里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鸣犬吠,播种耕耘,生活悠然又恬静,仿佛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我家位于前排中间,房前是一条小河,小河上散布着几个河埠头,两侧的河滩上种满了各种树,比如构树榆树苦楝树女贞树……屋后则是郁郁葱葱的小竹林;

后排人家房屋前是一小片桑地,屋后则是与外港相联通的小水潭,潭中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木船,潭边的河滩上也是一片茂密的小竹林。

“房前树房后竹”的格局使整个村庄全笼罩在绿色之中,也使我们的童心完全融化在绿色之中——自然、纯朴和宁静。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那时电扇还未普及,空调更不知道是何物,所以我和小伙伴们大多数时间与这片小竹林难舍难分,乘凉、嬉戏、捉迷藏……

伙伴们常常用竹枝编帽子,用竹筒做水枪,然后从打仗的电影中学来的埋伏、匍匐和冲锋……

冬天下雪天,雪粘在竹梢头,竹子被压弯了腰,我们便来到小竹林来一场“恶作剧”——趁小伙伴不注意,将雪摇落他一身,让雪灌进他的脖子,然后撒腿就跑,但背后总少不了中几颗雪做的“烟幕弹”。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一年四季,小竹林里除了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带给我们的还有纯天然的味觉记忆。

每年清明后,春笋纷纷从土里钻出来,吃竹笋的季节来了。

那时候我们虽然年龄还小,但大人往往因为忙于农活顾不上,生火做饭几乎是每一个乡下孩子基本都技能。当然,水平只是会淘米把饭煮熟,再蒸上最简单的家常菜。比如蒸咸菜、烀茄子、蒸芋艿等等。

竹笋可以做的菜很多,最让我难忘的家常菜就是“笋丁蒸水花蛋”,那简直是无上的美味。

做午饭前,总会操起一把挖笋专用的“笋铲”,直接走进自家屋后那片小竹林,挖几根新鲜的嫩竹笋。

紧接着,将剁碎了的竹笋嫩头搁碗里,磕进两个鸡蛋,兑水,放上油盐味精,用筷子搅拌,然后放到灶头的饭锅里蒸。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一把把柴火把饭锅烧得热气腾腾,再稍焖一会儿,饭熟了,水蒸蛋也熟了,出锅时浇上一勺酱油,再撒上一撮青蒜叶,用汤匙挖到饭碗里,那是绝对的人间至味。

不过,记忆中的老屋以及那片小竹林早已不见了踪影,房前屋后曾经的泥土路也早已被混凝土覆盖,原来低矮的土坯木质老房早被整洁的砖房取代,原本四通八达的小河和池塘也大大缩水,许多区域被填平。

小竹林肉桂,小竹林肉桂是什么茶

每次回老家,走在熟悉又陌生的村子里,总感觉老屋后那片郁郁葱葱的小竹林,依然还在那里。

一阵风来,隐约听见竹枝摇曳的莎莎声,小伙伴们嬉戏的欢笑声,竹子被大雪压折发出的断裂声,还有母亲用竹筷打鸡蛋笋丁的搅拌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