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真的很拎不清:无论娘家有什么事,出钱出力的永远是我,得好处的永远是他儿子。他们给我哥买车买房,无偿帮我哥带大了一双儿女,挣的钱全给了我哥,现在每月连养老金都给儿子了,可他们自己有什么事儿,却总是找我,没钱了找我,生病住院了找我。说真的,我现在真的是懂我奶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也理解我小姑了。其实小时候我挺看不懂我奶的,也不怎么喜欢我小姑。
我小姑结婚后,奶奶就在家里宣布:以后她和爷爷老了,小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纯属自愿,五个哥哥不许攀她。另外,对回娘家走亲戚,不管小姑拿多拿少,那都是她的心意,哥哥们去她家也一样就行。几个哥哥倒没什么,但嫂子们多少有些不愿意,常对孩子们说她小气。因为别家的姑姑回娘家,都会给侄子侄女带好吃的零食,买好看的衣服,有的还经常去姑姑家住,但我们从来没有,最多就是小姑每年会给我们带她家树上结的板栗吃,这是我能回忆起来的唯一小姑给我带过的零食了。也许正因为这样,侄辈们跟小姑的感情也不怎么深,但也不糟糕,只能说是平淡吧!
真正让我改变对小姑看法的,是在奶奶卧床不起后。奶奶75岁那年,摔了一跤,紧接着就中风偏瘫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后,老太太决定在五个儿子的家轮流住,一家每次住一个月。让小姑每隔5天回来帮她洗一次衣服。几个儿子说要不要跟小姑商量一下?奶奶说不用商量,我也不能白养她一场。就这样,奶奶开始了她的床上生活。小姑也开始了她五天跑一次娘家的生活。
奶奶无论轮到谁家,吃饭她都是让儿子喂,除非儿子实在没空,偶尔才会让媳妇代劳一下,喂完她还表示让人家受劳了。就因为几个媳妇很少管奶奶,所以她们的怨言并不多,无非是奶奶在他家吃个饭罢了,奶奶也很省心,不管轮到谁家,也不管那家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夫妻两个吵破天,她也从不多言。小姑也一样,虽然每个月要跑回来六次。但除了给奶奶洗衣服,帮奶奶擦身体,其它的事她很少管,顶多也就是陪奶奶聊聊天,如果要在家吃饭,她那次就会带点肉或菜。就这样,奶奶在床上躺了八年,小姑就给奶奶回来洗了八年的衣服。小姑家离我们家有12里地,现在想想其实我挺佩服小姑的,八年里,她风雨无阻,一直坚持到奶奶去世。奶奶去世的时候,所有的花费都是几个儿子的,小姑只用按照规矩做好闺女该做的那份就行,这是奶奶临终前安排的。所有人也都没什么意见。
有时候想想,我挺羡慕小姑的,有个奶奶这样的好妈妈。如果奶奶在小姑出嫁后不这样安排,天天让她为娘家着想,五个哥哥,侄子侄女都十几个了,真想象不出小姑自己的家该怎么过?正因为奶奶把什么话都说在前面了,所以哥嫂们才不会攀她,她才能过自己正常的生活。如果奶奶在她偏瘫后不让她回来伺候,像几个哥哥那样,一轮一个月是不现实的,奶奶让她这样做,既保证了自己的生活,也让小姑尽了孝心,哥嫂们也挑不出什么理,真的佩服我奶的智慧。
再回头来看看我自己,真的感觉悲哀:为什么我的父母就不能学学我奶扔,我也好想做一个像小姑那样的好女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zhijia.com/9523.html